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57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82篇
预防医学   7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8篇
  3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东莞市216例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发生原因,为优生优育制定有效措施。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及其父母再生育指导原则》,由东莞市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小组对市辖区内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上报的病残儿材料进行审查确定。结果上报的216例残疾儿中,非遗传性疾病163例(75.4%),其中以神经系统疾病最多,有79例(48.4%),遗传性疾病53例(24.5%),其中以多基因遗传的先天性心脏病最多,有22例,占遗传性疾病的41.5%。结论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独生子女生命质量,必须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病毒性感染,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开展有效的监护和适时治疗,注意婴幼儿禁用氨基醣苷类药物,以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62.
王宝玲  余茵  王惠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01-2102
目的:对298例我院所管辖的1999年以来出生的小儿进行5年纵向智力监测,探讨气质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婴儿的影响。方法: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中国常摸(DDST)评定婴儿气质和发育状况,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婴儿的家庭环境。结果:其中高危儿109例,非高危儿189例。结果显示,9个月~2岁时高危儿智力发育差异无显著意义,5岁时非高危儿组智力优于高危儿组。分析影响因素发现婴儿期动作发育受外界环境影响,智力指数(MI)和发育商(DQ)与婴儿的活动度反应强度得分呈正相关。与心境得分呈负相关;MI和DQ与动作能力训练,户外活动和亲子言语交流有关。且与婴儿发育有关的气质强度和家庭环境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多因素MI与婴儿的反应强度和亲子语言交流有关。5岁测试结果显示学龄前(或3~5岁时)智力发育与其母亲文化程度相关最为密切,其次为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4~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以下简称FES-CV)进行调查,结果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9.6%,Y2(情感表达)、Y9(组织性)的得分越高,Y3(矛盾性)的得分越低,则Y4(社交退缩)、Y6(违纪)、Y1(分裂样)的得分越低。【结论】亲密度、组织性得分越高的家庭,男童行为问题发生越少;矛盾性得分高的家庭儿童行为问题越多。  相似文献   
64.
李建军  于洋 《职业与健康》2004,20(5):127-128
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是基于病态、愤怒、敌意及不满情绪,采用语言、徒手或器物,对他人或其他目标进行辱骂、侵犯而造成对方心灵痛苦、躯体损伤或物品毁损的行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earnlng Disorders,LD)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31例LD儿童和31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LD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LD儿童在PSQ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的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D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的某些因素与LD儿童的行为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
中学生网络成瘾患者的相关因素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测评方法》测定了随机抽取的两所中学学生共1037人,并对成瘾因素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结果 1037人中有112人达成瘾标准,占10.8%;成瘾因素与父母、家庭环境、个人因素关系密切。结论 社会要重视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要从家庭、社会等方面加强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67.
《健康世界》2004,(8):90-90
编辑您好。我的女儿快两岁了,不管怎么哄,怎么劝,她都不吃蔬菜。眼看着和她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长的都比她高,比她壮,我们隶长心里非常难受。请问,有什么方法能改掉她偏食挑食的坏习惯,让她能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伴和不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根据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表的评分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伴攻击行为组)和对照组(不伴攻击行为组),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逻辑记忆测验、Benton线方向判断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其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在逻辑记忆[(9.45±3.67)分vs(12.58±4.71)分]、Benton线方向判断测验[(19.78±5.21)分vs(25.21±4.37)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总应答数[(119.53±5.65)次vs(105.68±5.79)次]、准确应答数、持续错误数[(42.23±20.29)次vs(25.15±21.48)次]、完成分类数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在总智商[(92.46±15.35)vs(94.12±14.68)]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不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苏州市4~5岁流动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与家庭环境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自制家庭环境问卷对244名4~5岁流动人口家庭儿童和282名4—5岁常驻儿童的行为及家庭环境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常驻儿童。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有父母职业、婚姻状况、母亲的生育年龄、是否为亲生母亲和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儿童健康状况、主要抚养人以及学历等。这些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提示要加强流动人口家庭儿童的心理卫生宣传教育和管理,可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因素,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对42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认识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