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9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320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实证支持。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1名井冈山学院2003级师范专案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师范专案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7%,其心理健康水平虽然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但显著低于同期大学生;女生、独生子女、来自城镇以及喜欢自己专案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和不喜散自己专案的学生。音乐、美术专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文科与理科学生。结论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2.
父母及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父母及家庭对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谆法制 取样本1539个学生一家长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 在进餐时,父母经常提示和强迫孩子食用他们认为有营养食物的比例分别为56.0%和7.7%,而孩子经常服从父母要求的比例分别为39.7%和29.2%。在餐桌旁,父母经常和有时教育批评孩子的比例分别为14.8%和27.5%。孩子因被批评而吃不下饭和勉强吃一点的比例分别为5.9%和19.3%。经常边吃饭边看电视的比例为42.3%,因看电视而对进餐影响较大的比例为39.4%。结论 父母及家庭一半对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有相当大的影响,加强对父母及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3.
84.
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呈明显增多趋势。儿童行为问题受许多因素影响,家庭对儿童行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给预防和矫治提供依据,笔者对行为障碍儿童进行了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8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中的心理应激因素增加,带来了新的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抑郁症尤为突出。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轻型患者外表如常,内心有痛苦体验,对日常活动(包括业余爱好和娱乐)兴趣显著减退,对工作和学习缺乏信心;重型患者感到生活无意义,  相似文献   
87.
问:我看了贵刊2009年第三期互动平台心理热线栏目刊登的《少年儿童品行障碍》一文。颇有感触。我有一外甥13岁,父母文化程度低,双亲关系长期不睦后离异,随外祖母生活。因为在学校中不遵守纪律,并常发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说谎、逃学、外出不归、破坏公物等,老师多次请家长共同教育,收效甚微,很类似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况。请问这种少儿品行障碍是怎么形成的,是否与家庭环境不良教育失当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青少年学习困难(LD)与家庭环境、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及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学习困难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学习困难诊断标准的286例青少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心理状态自评量表、YG性格测试量表、中学生学习适应量表进行评定,并设 160例正常青少年作对照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D组家庭亲密度(7.36±1.71)、情感表达(5.67±1.56)、知识性(5.53±1.78)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而矛盾性(2.77±1.45)高于对照组(P <0.01).个人学习动机(66.14±14.43)、学习期望(60.32±15.74)和意志力(39.76±7.16)、学习方法(31.88±6.19)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在YG性格测试量表中,抑郁性、情绪变化、神经症、协调性及细致性与对照组有差异(P <0.05,P <0.01),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LD青少年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困难与学习适应性、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学习困难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5名高中毕业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学生家庭环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说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家庭诸因素中影响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太原市某小学4-5年级学生中筛查学习困难儿童48名,采用1:1配对方法,选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学习优良者作为对照组,并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目拟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对两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对典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a=0.05水平上,父亲感情温暖、理解,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对儿童学习重视程度,父亲惩罚、严厉,家庭子女数5个因素进入以儿童学习成绩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结论:对儿童学习困难有影响的主要家庭因素是父母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