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5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9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2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18篇
预防医学   749篇
药学   153篇
  6篇
中国医学   12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马里兰州的科学家们发现,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家庭都有异常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孤独症儿童长到3岁的时候,他们便退缩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异常依恋反复的作业动作,如急速地轻按电灯开关。这种病症使科学家们感到困惑,并且还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某些特征,包括不同免疫细胞的数量不平衡。  相似文献   
42.
社会脑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认知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能力在生物种系遗传上形成的生物学意义甚至超过了人的一般生理功能乃至语言功能。社会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非语言能力,它的进化史远远长于语言功能的建立。在探讨广泛性发育障碍系谱的共性认知机制时,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孤独症误诊原因。方法 对 2 0例孤独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 6例、表达性语言障碍 5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 1例。结论 本症误诊原因为临床表现多样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以降低误诊。  相似文献   
44.
儿童孤独症116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独症的病因、诊断、训练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16例孤独症病例进行生物学因素(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抽搐史)、家庭因素(父母性格、家庭教育方式)、病历主诉、发病年龄、确诊年龄、辅助检查(脑CT、EEG、BAEP和SPECT)做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孤独症在生物学因素中存在较普遍的异常,尤其是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突出.病历主诉以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脑部CT、EEG、BAEP和SPECT辅助检查中,SPECT异常检出率高,主要表现为大脑局灶性血流灌注量降低.该组病例确诊年龄晚于发病年龄29个月,多学科参与的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和听觉统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年龄越小、训练强度越大、训练时间越长越连续效果越好.结论异常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和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与孤独症发病有密切关系;临床易误诊,以语言发育迟缓伴非言语性交流障碍为主诉的儿童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多学科参与的综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比较严重的脑发育障碍疾病,基于5-羟色胺系统功能失调可能影响发病的学说,近年来逐渐开始了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孤独症的探索,本文综述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代表药物之一氟西汀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结构化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2例儿童孤独症患儿进行评估后,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训练中应用结构化教育模式,将视觉线索应用到各个活动场所,强调作息时间和教学环境的结构化,强调工作组织的结构化。每周5 d,每天6 h,共训练6个月。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及C-PEP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2例患儿孤独症儿童量表平均总分由训练前的(96.09±18.95)分下降到(54.91±14.10)分(P<0.001),量表中言语、社交、感知觉、行为四个分项目得分显著下降(P<0.001)。C-PEP评估功能发展平均分值由训练前(28.00±11.08)提高到(48.00±11.27),年龄当量提高(9.00±5.32)个月,扣除生理增长6个月,实际年龄当量增长(3.00±5.32)个月。【结论】结构化教育治疗对孤独症是一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应用改良基因检测方法,探讨脆性X综合征致病基因(fragileXmentalretardation"1,FMR1)在中国人群智力低下和孤独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2~2006年小儿神经、遗传代谢门诊诊断的男性孤独症患儿44例、非家族性智力低下男性患儿40例,建立适用于男性的FMR1基因突变检查方法,对检查阳性者以pfxa3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在44例孤独症患儿中,发现1例pfxa3杂交片段约0.2kb,为FMR1前突变;40例智力低下患者中FMR1基因未见异常。结论在孤独症人群中发现的1例FMR1基因前突变,其致病意义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48.
婴儿孤独症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婴儿孤独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本病的漏诊或误诊。方法对20例婴儿孤独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的家族史、母孕史等进行调查。结果婴儿孤独症在神经生物学因素中存在普遍异常,以语言障碍及交流障碍为主,临床易误诊或漏诊。结论提高对本病认识,以期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孤独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ECS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心理教育量表(PEP-3)评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沟通能力评分为(30.42±5.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30±5.15)分,观察组行为模式评分为(32.42±2.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30±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C评分为(57.30±5.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47±6.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CS干预应用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护理的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儿沟通能力和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50.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为细胞内信号通路转导分子,调节很多重要的生理过程。mTOR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信息传递和加工、神经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TOR信号通路失调被认为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发病机制有关,mTOR抑制剂可以改善ASD的症状。本文对mTOR信号通路在A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ASD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