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96篇
  免费   1325篇
  国内免费   641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737篇
口腔科学   169篇
临床医学   2701篇
内科学   1284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372篇
特种医学   4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959篇
综合类   7824篇
预防医学   3061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4715篇
  38篇
中国医学   7054篇
肿瘤学   481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726篇
  2022年   628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782篇
  2019年   741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600篇
  2016年   677篇
  2015年   837篇
  2014年   1414篇
  2013年   1373篇
  2012年   1835篇
  2011年   1874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506篇
  2008年   1915篇
  2007年   1655篇
  2006年   1564篇
  2005年   1642篇
  2004年   1284篇
  2003年   1242篇
  2002年   869篇
  2001年   778篇
  2000年   600篇
  1999年   470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血浆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10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未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41例,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59例.并设正常对照25例,检测血浆BH4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1)2型糖尿病组BH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浆BH4水平明显低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2)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血浆BH4水平呈下降趋势;(3)回归分析显示BH4水平与TC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CRP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浆BH4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降低,合并大血管病变者降低更为明显,提示血浆BH4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美沙拉嗪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就诊的9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谷氨酰胺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谷氨酰胺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照组患者(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黏膜病变、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的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采用谷氨酰胺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美沙拉嗪三联用药的效果优于谷氨酰胺胶囊和美沙拉嗪二联用药,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析依帕司他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内分泌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DNP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x2 =3.8511,P=0.0497);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均< 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治疗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DNP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94.
(病例见本期彩页)鉴别诊断:生后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表现,胸片显示"双肺呈白肺改变",应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湿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和心脏疾病引起的静水压力性肺水肿等鉴别。进一步检查:动态检测血像、C-反应蛋白(CRP)、血气、凝血四项指标及胸片的变化,做双份血培养,进行心脏B超检查。检查结果如下:白细胞(WBC)3.2×109/L,血小板计数62.5×109/L;CRP 26.1 mg/L;呼气末正压(PEFP)=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对6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9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电泳判断基因型及测序,并测定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结果高血压组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6.5%比20.6%及48.7%比42.4%,P=0.015和0.002)。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P<0.05),高血压组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在T等位基因携带者也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P=0.001)。携带T等位基因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及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P<0.05)。结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性增加有关,并且677T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妊娠产妇分娩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的临产产妇110为观察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分别进行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检测,并与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平均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产妇分娩前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预防产后异常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治疗家兔股骨感染缺损性创面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用9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组,A组(复方四黄液联合VSD组)、B组(复方四黄液组)、C组(VSD组),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对应的治疗。在治疗后第5天、10d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观察创面外观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组治疗前体重,性别、IL-6、TNF-α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5天开始,对比创面外观评分各个时间段A组均优于B组和C组,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新生毛细血管数,A组B组C组。且各组内在第10天时测得值最高。治疗后第5天开始,A组IL-6、TNF-α均低于B组和C组,并持续降低。结论: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治疗感染创面,对比单纯使用VSD或复方四黄液疗效更优,其机制可能在于能抑制病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降低IL-6、TNF-α的表达,刺激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生长。为临床治疗骨感染缺损性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正>按工作性质及其先后顺序,可将医学统计工作分为实验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实验设计是开展某项医学研究工作的关键,包括医学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医学专业设计的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样本含量、获取样本的方法、分组原则、观察(检测)指标、统计方法等。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各种试验、检测或调查,要求资料完整、准确、及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制一种灵敏、稳定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底物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制备了以四甲基联苯胺和过氧化氢脲为主要成分的底物体系,并对其灵敏度、精密性和存放稳定性进行了方法学鉴定试验,且与其他3种底物进行了比较。结果本研究自制底物与3种商品化底物相比,灵敏度高于其中2种,精密性试验平均变异系数为3.50%,4℃存放自制底物第1天、7天、1月、6月、12月测定其酶联物反应所得吸光度值分别为2.268、2.403、2.358、2.278、2.330,标准差为0.056185,变异系数为2.40%。结论本研究自制底物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稳定性强,配制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既能满足实验室科研需要,作为检验试剂盒的一个重要组分也达到了研发商品化试剂盒的要求,为科研实验及科研转化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分析中国目前人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困境及导致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社会影响因素,发现民众对器官移植及捐献流程相关知识普遍缺乏。目的:从器官捐献宣教系统构建的重大意义、现状总结、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以及建议对策等4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为科学地进行器官捐献的宣传教育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在CNKI和Pub Med通过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伦理学原则、宣传教育"查阅相关文献,对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进行综合分析。以"器官捐献,器官移植,伦理原则,供体短缺,遗体捐献,宣传教育"为中文捡索词,以"organ donation,organ transplantation,shortage of donor,body donation,education system"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维普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Pubmed,Medline,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有关器官捐献报告中主要涉及器官捐献宣传教育及协调员的相关报道。通过对文献归纳,总结分析目前中国器官捐献宣教的现况,提出构建器官捐献宣教系统的对策。结果与结论:详细阐述了器官捐献宣教系统的必要性,系统分析了国内目前器官捐献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索了国内器官捐献宣教系统建设应采取的路径和方法。缓解器官移植供体紧张,扩大供体来源,必须要赢得公民的广泛支持与理解,才能保证器官捐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人体器官捐献社会宣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