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5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54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913篇
预防医学   53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06篇
  16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537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881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现代医院》2019,(12):1787-179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救护车5 min出车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针对救护车5 min出车率低的现状进行查检、分析原因、确定真因,拟定对策,分阶段实施并检讨,统计并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救护车5 min出车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救护车平均出车时间由3. 69 min下降至2. 88 min,下降幅度为21. 95%,出车速度加快; 5 min出车率由78. 26%提升至100. 00%,2017年底全地级市5 min出车率考核为全市第一;患者满意度由92%提升至100%,上升幅度为8. 7%,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2018年8月荣获广东省首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三级医院护理组三等奖。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救护车5 min出车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产科病区5S管理达标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许昌市鄢陵县人民医院产科病区产妇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研究组患者病区5s管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服务态度、实践技能、文书书写和病区管理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明显提高产科病区5S管理达标率,并且为孕妇以及新生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髋关节骨折患者开展手术后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并分析品管圈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间,我院共有126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将其分成两组研究,即普通组与探究组,各63例,前一组患者所采用髋关节骨折的常规护理,而探究组患者进行品管圈护理。护理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并发症情况与髋关节功能评分上,均是探究组患者的较好P<0.05。结论在髋关节骨折患者开展手术后的康复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护理,对于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提高咯血患者首日留置针的使用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收治的咯血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开展活动前收治的50例咯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比较活动前、后两组首日留置针的使用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咯血患者首日静脉留置针使用率较活动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提高咯血患者首日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也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5.
王志佳 《大家健康》2016,(2):199-20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烧伤休克期婴幼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方法针对烧伤婴幼儿休克期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低的现象,进行现状调查、制定目标、寻找原因、制定并实施对策、遵循 PDCA 循环分析和解决一针成功率低存在的问题。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成功率为88.9%。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的提高烧伤休克期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妇产科成立品管圈小组,并以"爱心圈"为品管圈圈名,并从近期到妇产科就诊的60例患者依照PDCA循环法,开展优质护理,对开展前后患者各方面情况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患者增强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了疾病知晓度,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内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让护理人员更加积极的参与护理管理,值得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取本科室的20名护士作为考核对象,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实施品管圈前后的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内科病房护士的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长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住院时间时间短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增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品管圈方法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进行各项活动,活动周期为3个月;设计口服药依从性的现况调查表,对不完全依从的问题进行解析,制定并落实5项改善措施.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服药完全依从率由81.0%提高到95.5%,规范了口服药执行标准流程.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服药依从性,从而保证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质管理循环即Plan-Do-Check-Action(PDCA)的方法,对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25.5%降低至改善后的7.4%。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肿瘤科腹水患者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中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科室内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发动QC小组,寻找护理问题,针对住院患者检验标本运送时间长的问题,采用取消、简化、合并、再造四种技巧,重新设计服务流程。结果:简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缩短住院患者检验标本运送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