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6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719篇
耳鼻咽喉   1544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943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3023篇
内科学   797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613篇
特种医学   2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562篇
综合类   5462篇
预防医学   1585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1922篇
  16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426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1261篇
  2011年   1177篇
  2010年   1073篇
  2009年   1027篇
  2008年   2217篇
  2007年   1484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1104篇
  2004年   894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材料与方法 经胃镜检查已报告为胃癌,拟手术治疗而做腹部CT检查病人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5—65岁,平均52岁。检查前,多数常规口服1.5%泛影葡胺造影剂,少数口服清水,量多为800-1000ml。主要采取仰卧位,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本组,20例病例中有4例为贲门部占位,13例为胃窦部占位,3位为胃体部占位。其中5例伴有腹腔淋巴结转移,并有2例出现肝转移。  相似文献   
92.
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T2 W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预测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有病理或追踪结果的 4 8例脑病变患者 ,其中胶质瘤 2 5例 (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 16例和 9例 ) ,非胶质瘤病变 2 3例。全部病例均行常规T1WI、T2 WI和EPI SE序列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计算每个病灶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 (rCBV)比值 (病灶最大rCBV/对侧正常脑白质rCBV)。分析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与其组织学级别的关系 ,并比较胶质瘤与非胶质瘤的灌注异常及常规MRI强化表现。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 ( 16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4 .6 0± 1.98( 2 .5 5~ 9.2 2 ) ,低级别胶质瘤 ( 9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 1.86± 1.5 2 ( 0 .85~ 5 .72 ) ,经t检验 ,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脑膜瘤、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均显示有局部高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5 .35± 2 .39( 3.15~ 12 .39) ,而有强化表现的脑梗死、脑炎性灶及放射性脑损伤表现为低、等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1.2 7± 0 .36 ( 0 .85~ 1.72 )。结论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的术前影像学分级预测上有重要价值 ,在脑胶质瘤的某些鉴别诊断上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和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螺旋CT对52例临床无明显症状,B超体检发现肝内单个或多个小结节病灶(直径均小于3cm)的患者,进行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的密度及变化情况。结果52例患者在平扫时病灶密度无特异性,其中28例小肝癌在动脉期密度变化较大,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多呈相对低密度改变。24例肝血管瘤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密度变化差异较大,在延迟期呈相对高密度或等密度改变。结论肝内小结节病灶(直径小于3cm),一般宜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及小肝癌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94.
李晖  李强  钟森  任红  邓存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229-230,244
目的 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 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 CFU 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 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 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5.
《放射学实践》2007,22(11):1129-1129
病例11病例资料患者,男,77岁。因双下肢无力3个月余,右小腿麻木,不伴疼痛,渐进性加重入院。查体:双下肢肌力下降,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Ⅲ级。左下肢感觉明显减退,右下肢感觉稍减退,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请您诊断  相似文献   
96.
增强扫描已成为CT检查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随着螺旋CT的出现,螺旋CT血管造影、肝脏双期CT增强扫描等新技术得以日益广泛的应用。CT增强的效果取决于注射速度、延迟时间、扫描方法等技术条件的选择。确切了解这些因素对CT增强的影响,恰当地选择扫描、注射的相关条件,对于扫描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7.
《当代医学》2004,10(10):38-3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老百姓逐步由以前的“有病被动治疗状态”向“主动参与疾病预防状态”转变.这就需要有浅显易懂的、实用性强的食疗科普读物奉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9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异常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芳 《华夏医学》2003,16(4):559-560
应用脑活素、高压氧及一般对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BAEP)异常 82例 ,临床疗效表明 ,早期的综合治疗能促进新生儿听觉异常的早期恢复 ,但个别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BAEP重度异常 ,虽经积极的早期治疗 ,仍未恢复 ,遗留听力及语言障碍 ,现将我院收治的 82例病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82例均为本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足月新生儿 ,男 6 2例 ,女 2 0例 ,胎龄 37~ 4 2周 ,出生体重 2 .5~ 3.9kg,血清总胆红素 2 5 6 .5~ 30 7.8μmol/ L ,呈中度异常 38例 ,>30 7.8μmol/ L重度异常 4 4例 ,其中 ABO溶血 4 0例 …  相似文献   
99.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及其两种计算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镇静深度监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其两种计算模式即MTA model与ARX model的有关原理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彩超、增强磁共振动脉造影对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彩超、增强磁共振动脉造影(CEMRA)对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93例因颅外颈动脉狭窄而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前彩超、CEMRA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检查可判断狭窄性质和狭窄程度,CEMRA能显示颈动脉全程,显示多发狭窄。但两者对狭窄程度都有过高评估的倾向,对斑块溃疡难以显示。结论 就目前彩超和磁共振机器的性能,尚无法替代DSA检查。必须有机地结合彩超、CEMRA和DSA检查,以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狭窄的颈动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