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要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研究吞咽相关任务时大脑皮质激活及偏侧化情况。 方法:纳入22名健康成年被试,在fNIRS采集过程中执行咀嚼及舌尖滑动任务,对任务激活脑区进行分析,并计算不同脑区的偏侧化指数。 结果:在执行咀嚼任务时,左侧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PMC)、左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PSC)、左侧运动前区/运动辅助区(pre-motor and 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pSMC)、左侧缘上回(supramarginal gyrus, SMG),右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右侧额叶眼动区(frontal eye fields, FEF)、右侧颞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STG)及颞中回(middle temporal gyrus,MTG)、右侧额极区(frontopolar area, FPA)及右侧额下回三角区(pars triangularis, PTG)脑区明显激活。舌尖滑动任务则表现为双侧PMC、双侧PSC、双侧pSMC及左侧SMG脑区明显激活。同时在全脑及PMC、pSMC、PSC等脑区的激活呈现偏侧化模式。咀嚼任务主要表现为局部脑区的左侧偏侧化激活,舌尖滑动任务表现为局部脑区的右侧偏侧化激活。全脑左右半球间的偏侧化变异性较大,且与利手无关。 结论:fNIRS可应用于吞咽相关的脑功能研究。PMC、pSMC、PSC、SMG、STG、MTG、PTG等脑区与吞咽特定过程的神经调控有关,并表现为偏侧化激活模式,并且随着吞咽活动的进行,相关脑区的激活可能存在从左侧逐渐向右侧偏侧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2.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分析未受教育及受教育儿童语言处理相关脑区的偏侧化差异。方法对42名学龄儿童(未受教育组23名,6.0~7.8岁,中位年龄6.5岁;受教育组19名,5.8~7.6岁,中位年龄6.3岁)行高分辨力T1W扫描,采用VBM8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并采用LI-tools工具软件进行偏侧化分析,比较未受教育组与受教育组的灰质密度(GMD)偏侧化指数情况。结果受教育组的额下回(BA44)以及颞上回(BA22)的GMD偏侧化指数显著高于未受教育组。结论学校教育可能显著促进额下回和颞上回的GMD偏侧化。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入选卒中后8周内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评价(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上肢运动研究测试(the 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对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评定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痉挛程度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以观察镜像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上肢运动能力FMA评分、ARAT评分、M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治疗组FMA评分、ARA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M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提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痉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像疗法能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能减轻患者偏瘫上肢的疼痛,但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及患肢痉挛程度的改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丙泊酚wada试验与fMRI在术前语言优势侧评估中的一致性与预测术后言语及整体智力变化的敏感性。方法对8名左颞叶癫痫患者术前丙泊酚Wada试验和fMRI语言优势侧结果进行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判定的左侧优势组与非左侧优势组手术前后平均VIQ、FIQ变化的差异。结果两者语言优势侧判定一致率为71%,fMRI语言优势为左侧的患者术后平均FIQ、VIQ下降较非左侧组患者显著(P≤0.05),丙泊酚wada试验分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wada试验与fMRI在癫痫术前语言功能评估中有较高的一致性,从微创、经济和偏侧化预测的一致性及敏感性角度综合考虑,fMRI比Wada试验的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视觉空间认知的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偏侧化。方法对3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3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视觉空间旋转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并对其脑分布地形图的变化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平均错误率显著升高[(22.3±6.5)%vs(18.4±5.6)%],平均反应时显著延长[(761.4±94.2)ms vs(634.7±84.9)ms,P<0.05];患者组正像、镜像错误率、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正像、镜像P500相比,患者组波幅P4正像显著降低[(7.63±2.63)μV vs(9.58±3.22)μV],镜像显著升高[(6.90±1.92)μV vs(4.95±1.92)μV,P<0.05],患者组自身正像、镜像兴奋性差异均消失;左右大脑相比,患者组正像右顶枕叶兴奋性显著升高(P<0.05),而镜像兴奋性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正像、镜像右顶枕叶兴奋性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视觉空间认知功能受损,其正像空间旋转存在功能偏侧化优势,而镜像消失。提示视觉空间认知的脑电地形图特征可能是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以维吾尔语(L1)为母语,汉语(L2)为第二语言(6岁以前学习汉语)的新疆维吾尔族人大脑语言功能激活区的异同,并探讨维吾尔族人加工这两种语言的优势半球.资料与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来自新疆中心方言区健康维吾尔族人,其中18名6岁以前开始接触汉语,给予单个汉字任务视觉刺激,另19名维吾尔族人给予维吾尔文视觉刺激,分别对每个字进行语义联想同时行fMRI,所有数据经统计参数图SPM5脑fMRI处理软件包处理,对相关脑皮质激活区进行个体分析及组分析,生成受试者脑激活图,对于组内数据采用配t检验,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两独市样本t检验.结果 L1语义加工有其特异性激活区,如左侧颞中回及右侧颞上回,L2激活了双侧额上回、右侧额内侧回以及右侧顶上下小叶,而这些区域L1加工未见明显激活.两种语言左侧大脑半球激活体积大于右侧.结论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fMRI通过视觉刺激进行词义理解时,发现维-汉双语者维文与中文有部分激活区重叠,但也有各自的特异激活区.中文激活范围较维文弥散,无论是维语还是"早双"汉语,语义加工优势半球均在左侧大脑半球,两种语言的偏侧化程度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首、复发抑郁症患者额颞叶神经纤维是否存在偏侧化改变,以及与认知、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组首发抑郁症患者25例、复发抑郁症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者24名,入组者均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TI)及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抑郁患者同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首、复发抑郁组,在右额中回、右额下回、右颞下回的各向异性(FA)值较左侧显著性降低(P0.05),复发抑郁组右侧海马回FA值较左侧显著性升高(P0.01),健康对照组未发现左右脑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左额叶中回、左额下回FA值与持续错误数正相关,右额下回FA值与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正相关,首发抑郁组的左额叶中回FA值与持续错误数相关,右额下回FA值与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相关(P均0.05);复发抑郁组右额下回FA值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首、复发抑郁症患者均存在右侧颞叶、额叶的偏侧化,且与认知功能的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的复发患者偏侧化程度进一步加重,且右侧额叶下回的纤维完整性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评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伴语言障碍儿童尾状核头改变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收集34例ASD伴语言障碍儿童资料为病例组,同期30名健康儿童资料为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分析...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左侧基底节区卒中患者(left-sided basal ganglia stroke,L-BGS)与右侧基底节区卒中患者(right-sided basal ganglia stroke,R-BGS)大脑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的改变,进一步探索卒中偏侧化机制。材料与方法 选取23名L-BGS患者、18名R-BGS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分别对三组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MRI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扫描。基于rs-fMRI和滑动窗口技术分别对两组患者和HCs进行静态功能连接分析和动态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在静态脑网络连接分析中,同HCs组相比,L-BGS组患者表现为更广泛的网络内连通性增加及减弱(P<0.001,团块水平FWE校正);R-BGS组患者则有着更为广泛的网络间连接受损(P<0.016 7,FDR校正)。在动态连接分析中,相较于HCs组,L-BGS组患者表现出更积极的网络连接重组(P<0.05,FDR校正)。结论 本研究证实在基底节区卒中发生的1个月内,L-BGS...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s-ABR)的时域和频域变化以及脑干水平是否存在听处理偏侧化现象。方法分别以40、60和80 dB H L言语声对29例健康青年行双耳s-ABR检测,分析双耳时域参数中的主波潜伏期、幅值以及频域参数中的基频(F0)、共振峰(F1~F5)。结果三种刺激强度下,左右耳各主波潜伏期及幅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言语刺激声强增大,计算强度每降低20 dB时s-ABR各主波潜伏期延长平均值,瞬态性主波V、A、C、O波及周期性主波D、E、F波的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幅值显著增加(P<0.05);周期性主波潜伏期延长更明显(P<0.05)。s-ABR频域分析显示,从F0及F1~F5幅值依次降低,与强度变化一致;双耳记录的s -ABR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其时域参数和频域参数耳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 -ABR较好编码了言语的时域和频域信息,且时域和频域参数高度对应并具有相同的强度响应性;瞬态性和周期性成分的s-ABR各主波不同潜伏期特性可能提示更多编码信息;言语在听性脑干水平的处理并无明显偏侧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