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1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19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818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304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617篇
预防医学   93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79篇
  2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考查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与人格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量表》和《卡特尔16PF量表》对广州市2所中学和1所大学749名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进行测查。结果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与人格特征总体上相关并不显著,人格特征在网络依赖、上网频次、上网动机、上网内容以及网络行为高低分组维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结论人格特质对网络交往行为的影响作用随年级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62.
高血压前是一个不为人们所重视的阶段,具有“高血压前状态”的人群,已有年轻化趋势,在此期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变化。此期血压波动幅度不大,但却是控制血压继续升高的黄金时期,易被患者忽略,而失去了控制、治疗血压继续升高的最佳时期。本研究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高血压前患者进行了随机调查,探讨高血压前人格变化状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某医专学生的日常生活应激现状、人格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测量工具对473名学生的生活应激和个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农村、家境属于温饱或困难水平的女生应激水平较高,其中农村贫困生在变化、挫折和压力的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城市的非贫困生;女生在压力、生理和情绪反应方面的生活应激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贫困生在生理、行为方面应激反应较非贫困生强烈,而认知反应则较非贫困生低(P<0.01);相关分析发现,生活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及人格特征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控制人格特征因素后,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结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及女生生活应激水平较高,应注重引导、促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积极应对各种日常生活应激,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4.
编辑先生 :“消除偏见 ,勇于关爱”是全社会对待精神病患者应有的态度 ,这就应该首先尊重他们的人格 ,但他们因为患病 ,人格结构常受到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破坏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护理上又需注意什么 ?请指导 ,谢谢 !精神科护士刘莉答读者来信刘莉同志 :由于疾病的原因 ,精神病患者的人格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如何尊重这些患者的人格 ,是精神医学护理面临的特殊职业道德问题。首先应了解精神病患者的人格状况。心理学认为 ,人格包括 4个方面 :全面整体的人 ,持久统一的自我 ,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由于罹患精神疾病 ,患者全面整体…  相似文献   
65.
66.
活着就是爱     
特蕾莎修女有一段话:“人们往往为了私心,和为自己打算而失去信心。真正的信心是要我们付出爱心。有了信心,我们才能付出爱;爱心成就了信心,信与爱是分不开的。”这是她自己的写照,也是她作为一个伟大圣人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67.
王艳军 《校园心理》2005,3(11):32-37
@人,是岳博士提出的一个人格完善的新概念。初听之时,感觉很吸引人,很有悬念,但也有很多疑惑,后经仔细揣摩,终于悟透@人的真正含义。希望大家读过此文之后,同样能有所得,都来做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68.
病例:女,43岁,门诊号0797053。主诉怕脏、反复清洗19年。1996年10月开始在我院就诊,诊断强迫症,先后用过氟西汀20mg/d、氯丙咪嗪200mg/d,氟伏沙明100mg/d,到2007年2月14日就诊时,服用氯丙咪嗪(安拿芬尼)50mg/d、奋乃静8mg/d、安坦4mg/d、氯硝安定1mg/d。3月14日复诊,反复洗手改善50%,但新出现冲动性逛商场,冲动性偷商场东西,自己抑制不住,也确实喜欢那东西,诊断为强迫症共患盗窃癖。用安拿芬尼150mg/d,氯硝安定1mg/d、碳酸锂0.5/d。14天后(2007年3月28日)复诊,主诉反复洗手改善60%;仍想去逛商场,但能控制不去;以前偷东西时连人也不看,现在仍…  相似文献   
69.
兰州大学2005年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兰州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兰州大学2005级272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参测学生总分峰值在5~9分,最高分为48分,最低分为0分,中位数为13分;有明显心理问题者或明确表示有心理咨询需求者占30.7%,有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者占25.6%;男女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城镇生源的第一类筛选率高于农村生源,但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新生UPI三类筛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结论大部分新生心理卫生状况良好,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0.
《野叟曝言》的“文格”与夏敬渠的创作人格有一致性,但存在明显的、不可忽视的矛盾,这种矛盾对《野叟曝言》的文本价值产生了极复杂的影响。导致夏敬渠“人格”与《野叟曝言》“文格”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视角不能简单化、绝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