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47篇
预防医学   261篇
药学   206篇
  2篇
中国医学   1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产前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产后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产后抑郁症至产后7d。结果产前有56.2%产妇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为37.8%。结论产前孕妇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也不同。产前抑郁情绪者,发生率最高,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晚孕期心理干预对产科抑郁的价值。方法晚孕期产前抑郁孕妇52例,在常规产前教育和分娩支持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咨询式心理干预,并与58例对照组比较,观察产后6周EPDS抑郁评分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EPDS评分在孕28周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后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心理干预前后(孕28周与产后6周)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EPDS筛查结合临床定式检查,产后6周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6.5%(19/52),而对照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2.1%(36/58),χ^2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晚孕期心理干预对产科抑郁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能有效地减轻其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产后抑郁症病人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放射免疫法检测23例产后抑郁症病人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并与2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皮质醇水平作比较。结果:产后抑郁症病人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情感性障碍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产后抑郁症病人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有所增高,可能是其患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半结构性访谈,产妇9人参加专题讨论,半结构性访谈12人;定量研究随机抽取本市各社区产后42 d左右的产妇200例问卷调查。结果:产妇"月子"期间常发生头疼、恶心、焦虑、恐惧、失眠以及照顾新生儿困难;半结构性访谈中有1产妇处于产后抑郁症的临界,EPDS量表测定为12分;173例"月子"里有身心健康问题的产妇中,求助者91.3%,其中需要社区护理人员帮助的64.2%,但实际寻求帮助的只有13.9%。结论:实施产后抑郁症的社区护理干预,应针对产妇"月子"期间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护理支持与指导,做到预防为主。与此同时,应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培训、强化社区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86.
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及5-羟色胺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u H  Hu D  Hong XR  Mao J  Cui Y  Hui N  Sha J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727-728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孤啡肽及 5 羟色胺水平变化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5例正常产妇 (对照组 )及 2 1例产后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组 )血浆中孤啡肽及 5 羟色胺水平。结果  (1)抑郁症组血浆孤啡肽水平为 (2 8 5± 5 8)ng/L ,对照组血浆孤啡肽水平为 (10 4± 3 7)ng/L。抑郁症组血浆孤啡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2 )抑郁症组血浆 5 羟色胺水平为 (1 0± 0 3) μmol/L ,对照组为 (1 4± 0 4 ) μmol/L。抑郁症组血浆 5 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抑郁症组血浆孤啡肽水平与 5 羟色胺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71,P <0 0 5 )。结论 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变化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7.
产后抑郁症是介于产后抑郁性精神病和产妇郁闷之间的一种精神疾患.女性抑郁症的高发年龄是35~40岁,而高龄孕产妇正处于这一特殊时期,因此高龄孕产妇较之适龄孕产妇,患抑郁症的几率要大.孕产期约有15%的妇女患有抑郁症,且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其中,不自信的高龄孕产妇更易患孕产期抑郁症.  相似文献   
88.
刚看到圆圆时,感觉她像个不倒翁,身材略臃肿,头戴暗红色绒线帽,身穿黄色羽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乳白色的围巾,很可爱,一看就像个正在坐月子的人。诊室里很温暖,圆圆一边脱外套,手指微微发抖,一边说:"我生完孩子刚一个月。"当她把帽子和围巾都摘下来后,我才发现她脸色发黄,眼角略略下垂,两眼无神,疲倦之情溢于言表。她说,"我已经两个月没睡好觉了",说完,眼泪夺眶而出。  相似文献   
89.
辨证治疗产后抑郁症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抑郁症状,是临床常见病,常多症并见,错综复杂,通常在产后第4天~第4周出现症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及阳性体征[1].西医多按神经官能症、癔病、抑郁症治疗,临床疗效不佳.自2003年10月-2005年11月,笔者辨证治疗6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获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0.
产后抑郁症病因分析与筛选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产妇健康的心理疾病,一般在产后6周内发生。产后激素水平的改变、甲状腺机能减退以及免疫机能的下降是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生理原因,而遗传和家族因素也与产后抑郁症有关。产后抑郁诊断方法主要有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早期识别、产前教育、护理干预是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