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47篇
预防医学   261篇
药学   206篇
  2篇
中国医学   1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的一种心理疾病,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对产妇本人和其家庭造成不利影响,我科对20例抑郁症产妇进行了护理干预等,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取得的良好效果,现总结了一些护理体会,其中加强围生期保健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药物治疗、保证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以及加强早期锻炼等都是缓解直至恢复症状的有效手段。由于产后抑郁也会对产妇及婴儿家庭的身心健康、婴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出院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出院时应给予患者及其家人良好出院指导,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共计1 292例初产妇,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232例为研究组,而无抑郁症状的1060例为对照组,问卷评定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 产后抑郁症的检出率为17.96%.研究组的E维度、L维度因子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的N维度因子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抑郁症与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3.
妊娠对孕产妇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她们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及哺乳婴儿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变异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改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64.
2001年2月至2007年8月,我院共收治5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通过采取积极有效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刘敏 《河北医药》2008,30(4):542-543
围生期是指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这时期孕产妇要经历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3个阶段[1].这时期的孕产妇因妊娠分娩以及角色改变导致一系列生理社会因素的改变,极易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这种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又可直接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2].为了了解围生期抑郁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围生期抑郁患者安全愉快地度过围生期.  相似文献   
66.
韦柳芝 《黑龙江医药》2007,20(4):399-400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身体、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综合表现.妇女从妊娠到分娩经历了一次非常强烈的情绪体验,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将带来一系列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变[1]: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生理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67.
产后抑郁症及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严重危害产妇及婴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产后抑郁症病因复杂。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内  相似文献   
68.
产后抑郁症影响了10%-15%的产妇.产后和产后一个月的抑郁症发病率3倍于非生产的妇女.尽管在分娩风俗和仪式上有很大的文化方面的不同,然而.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发病率是类似的.因此.产后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这对孕妇、她的家庭及抚养孩子有潜在的长期严重的不利影响.然而,高于50%的产后抑郁症的病例没被发现.  相似文献   
69.
436例孕产妇产后抑郁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琴  王玉环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377-4378
[目的]了解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的发生情况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50例孕妇在妊娠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其中436例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产后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跟踪调查至42d。[结果]产后EPDS阳性率为12.1%;SDS≥53分者为12.6%。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了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围产保健次数、丈夫及家人企盼生男孩的程度、对丈夫及家人支持的满意度、新生儿健康状况、孕期增重≥20kg、孕期焦虑或抑郁情绪等7个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及早预防危险因素,应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0.
电针治疗产后抑郁症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针刺四神聪、四关、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接G6805-2电麻仪,以连续波治疗产后抑郁症26例,20~30 min/d,10 d/疗程。结果:连续观察5个疗程,总有效率92.3%。结论:电针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明显,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