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本文对乙肝调查资料拟合负二项分布(0.25<P<0.5),有家庭聚集性,聚集指数K=0.1712,聚集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2.
福建省肝炎病毒感染家庭聚集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研究福建省肝炎病毒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应用二项分布分析法,对福建省9个疾病监测点正常人群中1237户家庭的抗-HAV、HBsAg、抗-HCV、抗-HEV阳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抗-HCV外,抗-HAV、HBsAg、抗-HEV二项式分布χ2值分别为49.89、217.91、27.39,P值均小于0.001,表明均有极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聚集率分别为84.13%、34.83%和35.23%。研究结果提示,家庭聚集性主要是母婴传播和家庭内水平传播,HEV感染存在性传播迹象  相似文献   
93.
用二项分布分析伤寒流行的家庭聚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原理方法及材料数理统计表明,在大小为n的随机组中,设某某件发生概充为P,不发生概率为Q,[且Q=1=P]。如果P对每一个体是相同的,则事件出现K次的概率P(k)=如组数为N则其理论频数为各次概率与N之乘积[1]。令把n看作疫区每户人数,N则当作疫区的户数,如果疾病暴发是随机的(即没有家内聚集性),则其分布应符合二项分布,可计算出在每户有几个人的N户中.每户K例病出现的理论户数有差异,通过拟合优度X‘检验其差异是否有显著性,即可得出病例分布是否有聚集性的统计结论。材料来自1996年,云南省西盟县中科乡窝笼村发生伤寒暴发…  相似文献   
94.
应用二项分布探讨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虫感染的分布有无家族聚集性 ,各地报道不一。本文利用某地对不同地理、经济状况的 4个自然村 2 0 90名人群钩虫感染调查资料 ,应用二项分布统计方法探讨钩早感染的家庭聚集性 ,以便为今后钩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根据某地不同地理、经济状况抽取 4个自然村为调查点 ,每个点的全部人群为调查对象 ,每份粪便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和改良加藤法检查钩虫感染者。2 结果本次共调查 5 95户 ,2 0 90人 ,受检率 92 .0 3%。其中男性调查 10 2 0人 ,女性调查 10 70人 ,感染率分别为 42 .75 %和45 .70 %。钩虫感染 92 5例 (培养法 ) ,…  相似文献   
95.
传染病总论     
传染病链二项分布资料的Poisson回归模型;西尼罗病毒实验室诊断(综述);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治疗;从传染病学到感染病学:学科发展的必然;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编按]  相似文献   
96.
云南省旋毛虫病家庭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省旋毛虫病家庭聚集性,为健康促进和干预活动提供信息。方法采用二项分布拟合原理对生吃或半生吃猪肉、砧板生、熟食混用等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及旋毛虫血清学阳性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 旋毛虫血清学阳性、生吃或半生吃猪肉、砧板生、熟食混用行为习惯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1%、13.8%、24.1%,其分布均存在显著的家庭聚集性(P均〈O.05)。结论 云南省人群旋毛虫感染呈家庭聚集性,可能与相关健康行为的家庭聚集性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调查福建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家庭聚集性的现状。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对福建省13个县(市、区)39个抽样点的调查结果,采用二项分布拟合原理对重要感染虫种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共调查6219户,20195人,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9.55%、11.48%、19.73%,其分布均存在显著的家庭聚集性(P均<0.001)。结论福建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钩虫的感染均有家庭聚集性,建议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和驱虫,以提高和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SPSS程序实现对负二项分布的编制。方法通过录入样本阳性数(x)、所对应的频数(f),运行SPSS程序。结果可估计矩法的u、k值、最大似然法的k值、理论概率、理论值及拟合优度检验。结论程序运行结果与参考文献一致,其优点是录入数据量小,结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在大样本的前提下利用X~2分布,对多个总体率进行假设检验,并进而作两两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0.
四川省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5个片区共抽检196个点,97159人,人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8.01%。不同特征的地形感染率有明显差异,性别、年龄分布上显示了女性感染高于男性,15~29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的分布特点,在不同民族、职业分布中以彝族和农民感染最高。应用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对家庭成员感染人芽囊原虫的情况进行分析,其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