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轻工业   8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收藏的近代齐鲁民间传统刺绣枕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典型纹样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近代齐鲁民间绣花枕顶纹样的主要题材、表现手法及其包含的民俗内涵。近代齐鲁绣花枕顶纹样题材非常广泛,其在构图形式、组织形式、用色方式及设计手法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民俗内涵凝聚了齐鲁妇女丰富的民俗情感,表达了齐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女子手艺的好坏及家庭地位的象征,表达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相似文献   
42.
以清代寿幛为研究对象,从纹样布局和刺绣艺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展示其工艺技术之美,为现代研究宗教文化和刺绣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3.
徐肖梅 《家具》2010,(3):47-49
<正>1苏式家具的装饰与"木作"明式家具名扬中外,苏式家具则与明式家具一脉相承,是明清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生产的优秀硬木家具。苏式家具虽然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生产,但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家具均出自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之手。自明式家具起始,苏式家具在历经数百年间的发展,始终以其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44.
《中国食品》2010,(24):91-91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左云苦养,灵璧石、安砂淮山,大方漆器、昆仑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左云苦荞.灵璧石.安砂淮山、大方漆器、昆仑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相似文献   
45.
牙板是家具上具有结构功能的装饰构件。本文通过对明清家具牙板的形制与不同装饰纹样的形制进行分析,来研究牙板装饰纹样的形制,得出植物装饰纹样、动物装饰纹样和其他装饰纹样是牙板的主要形制特征。通过对牙板的深入的研究,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明清家具,为明清家具牙板装饰艺术的系统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从新纤维原料的研发、面料的组合搭配、纹样的变化以及设计师不断创新的面料再造的方法和加工工艺四个方面论述了服装面料创新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法。指出服装面料的创新设计能为服装艺术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7.
中医传统养生学源远流长,先秦楚地养生思想是后世养生思想的渊源,其思想与方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涌现了许多养生大家,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养生学方面也有很深造诣,研究其养生思想与先秦养生思想的相关性,对于现代研究仲景养生思想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石历丽 《服装设计师》2008,(10):118-121
中国西北地区动物服饰纹样历史悠久,形式变化饶有趣味,美化和映衬着服装,凝聚了鲜明的西部特色与文化内涵.是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沉淀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9.
温情合声     
谌紫 《缤纷家居》2008,(7):18-18
1、黑白挂钟新品上市价格未定(图逗POTATO.CO)简单的黑白两色,被同一纹样装饰,带来的装饰效果别具特色。2、ZENITH单椅(reflex)皮制的办公扶手椅,由独特设计的金属支腿从中心支撑,构成有力的线条感。  相似文献   
50.
现代漆器艺术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漆器艺术在与传统漆器艺术的碰撞、借鉴与融合中不断的发展,在汲取传统漆器艺术精华的同时,应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挖掘自身价值,从而顺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