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轻工业   84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实验采用先进的血液流变学方法和仪器 ,对灌服该药的大鼠与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组的血细胞压积 (HCT)、纤维蛋白原 (Fib)、全血粘度 (η)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 ,从而使该药的止血功能有了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2.
沈爱凤 《丝绸》2011,48(12):45-52
从宏观角度讨论了丝绸之路中有关图案起源、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的若干问题,并以典型纹样来说明.其中,很多图案不仅与特定动植物有关,甚至与建筑结构有关,且不同结构和样式之间的图案,看似无关,实质也有复杂的关系.因此,反对把不同图案加以割裂和区分开来后再行研究的方法,主张综合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如何让寓意深刻传统家具纹样跟上时代的脚步进驻今日的设计领地,克服传统纹样逐渐淡出现代生产舞台的问题.并简要论进了将传统家具纹样去芜存菁,然后进行再设计,并阐述了结合计算机应用到生产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春秋,是一个被孟子评价为"无义战"的乱世,是一次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思想飞跃,也是一个充满管理魅力的大时代。本书作者详尽地记述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们艰辛的奋斗与跌宕兴衰的争霸历程:"尊王攘夷,一匡天下"的齐桓公,"颠沛流离,励精图治"的晋文公,"求贤若渴,勇于担当"的秦穆公和"任贤图治,思辨自省"的楚庄王。他们的管理之法,不仅成  相似文献   
15.
明代晚期宫廷中流行与节令相适应的应景补子蟒衣和应景纹样的面料,它的出现既有中国古老的"天人相应"思想,也反映了晚明民俗文化极为活跃的状况.这些应景纹样生动地体现了民间象征文化的一个侧面,也说明当时宫廷生活深受民俗活动影响的方面.这种影响首先来自帝王后妃,同时出身民间的太监宫女也足将民间习俗带入宫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旋涡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它有强烈的形式美感,极具艺术性和生命力,自身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对应的自然形态都是代表强烈生命力量的事与物,它融中华民族的哲学观、自然观于一体.同时,旋涡纹样造型也不因时代的变迁、材料的更新而失去光彩.相反,它的巨大魅力和文化底蕴在今天多元化、全球化、时尚化的信息社会中潜移默化.设计师仍然要在历史构建的文化宝库中去掘金,开启设计思维的灵感.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ZSWZ纹制系统的原理、特点及纹样读取、纹织信息编辑,纹板冲孔部分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8.
滇西典型民族织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蓉 《江苏纺织》2007,(12B):52-56
对云南26个少数民族家用纺织品种类、纹样作了概述。详细介绍了傣族、景颇族、佤族织锦的工艺、机具、原材料和纹样。  相似文献   
19.
王菲  杨青 《西部皮革》2023,(23):27-29
蜡染是中国古代三大印染技艺之一,属于苗家人独有的民间工艺和美术技艺。俗话说“中国蜡染数贵州、贵州蜡染数丹寨、丹寨蜡染数排莫”。排莫村是蜡染的发源地,蜡染已成为排莫村脱贫致富的新产业。由于排莫村苗族蜡染构图别致、民俗个性鲜明,其蜡染纹样几乎都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使得排莫村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章以丹寨县排莫村为田野调查点,了解当地蜡染的艺术风格及纹样,从其发展现状中发现排莫村苗族蜡染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潘妙 《中国宝石》2005,14(3):152-153
云南彝族社会中最有特色的手工艺之一就是彝族银饰。银饰作为一种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在古代和现代的彝族社会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表达着彝族对日常生活的描摹,对祖先崇拜的纪念,同时,由银饰所衍生出来的独特的工艺方法,纹样形式、装饰效果都集中体现了云南彝族的整体的民族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