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3篇
临床医学   278篇
内科学   104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617篇
预防医学   162篇
药学   223篇
  3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目的 观察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异常Q波出现的规律与内在联系。临床资料:常规心电图存在异常Q波患者124例,其中心肌梗塞40例,合并心室肥大42例以及A型预激综合征42例。方法 比较以上患者Wilsn导联和头胸导联异常Q波的分布情况。结果 头胸导联和Wilson导联的异常Q波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头胸导联对右室梗死、后壁梗塞的诊断优于常规导联;左心室肥大和前壁心肌梗塞均可在V1-V3导联出现异常Q波,当头胸导联HV3R-HV88R同时存在异常Q波时为前壁心肌梗死,无异常Q波则为左心室肥大所致;头胸导联对A型预激综合征的旁道定位诊断,要结合常规导联才能准确地判断是左前游离壁、左前侧壁房室旁道。而在左后间隔房室旁道的定位上不及常规导联有意义。结论 头胸导联对右室和后壁梗死的诊断以及鉴别异常Q波的来源具有重要价值,对A型预激综合征的定位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2.
在临床工作中,经临床体格检查、X线及超声心动图确诊的左心室肥大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出率并不高。现就我院100例经临床病史询问,体格检查,X线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确诊的左心室肥大患者加做V51(V5导联下-胁间)和V61(V6导联下-肋间)导联,与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作一对比分析,以探讨其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3.
冯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3):199-19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 ,近年认为是一种危险征象。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 ,伴有ST段下移的36例与不伴有ST段下移的18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做一对照分析。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为近年我院收治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55例 ,排除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腹臂导联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意义。方法 对心律失常、心房波低小70例患儿,借助FECD-D型胎儿心电图机进行检测,正极置于患儿脐上或脐下,负极置于左臂或右臂,接地电极置于肢导联任意部位,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 70例中腹臂导联均显示高大心房波,振幅为(7.92±3.35)mm,常规心电图心房波振幅为(0.98±0.29)m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腹臂导联检测作为一种分析房性心律失常新方法,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45.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因近日感冒,咳嗽就诊。查体:血压13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4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心率104次/min,P波于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缩短约0.08s,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QRS波起始部可见δ波(Dehe),于Ⅰ、aVL、V1~V6导联向上,  相似文献   
46.
赵红  韦振东 《华夏医学》2006,19(6):1101-1102
目的探讨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12导联Holter)连续监测95例疑为心原性晕厥患者24h内的活动,记录晕厥发作情况。结果95例患者晕厥发作22例(23%)。2例室性心动过速,20例心室停搏,心电图长R-R间期>3s共72次,其中有37次晕厥发作。而心室停搏<3s有306次,对应时无晕厥发作。结论24hHolter对心原性晕厥病因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7.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性早搏(PVC)主要起源于右心室的流出道(RVOT).其心电图具有明显的特征。即表现为典型的左束枝传导阻滞型(LBBB型)伴有电轴右偏.胸前导联R波的移行多发生在V4或其后,对其进行射频消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尽管射频消融RVOT的VT和PVC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对一些呈不典型LBBB型的VT和PVC经传统的RVOT途径消融并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76岁,因胸闷4h来诊。患者当日上午10时便后出现胸闷,无胸痛、心悸、气短、咳嗽、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无任何诱因13时后再次出现胸闷,亦无伴随症状,连续含服硝酸甘油及心痛定(量不详)后效果不明显,肌注杜冷丁1支几分钟后自觉胸闷有所缓解。在单位卫生所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6次/min,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Ⅰ、aVL导联ST段水平下移≥0.05mv,V5-6水平下移0.1mV,V1-6T波倒置,给予阿托品静注后窦性心动过缓消失,为进一步诊治急诊人院。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头胸(HC)导联右胸心电图在右心病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17~20岁体育院校健康学生的HC导联与常规导联右胸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HC导联的P、QRS、T波振幅均明显大于常规导联,且HC导联的QRS形态在右胸多呈正向,有R波逐渐递增,S波逐渐递减的规律,T波多数正向高尖,而常规导联的QRS的形态多数为负向,且振幅小,ST段等电位人数多,且抬高的比下移的多.结论 HC导联在反映在右室的电位变化方向优于常规导联.T波高尖的占40%,反映了体育院校的学生的生理性心肌肥厚,是心室复极的表现.  相似文献   
50.
《心电学杂志》2014,(1):92-93
本例心电图为12导联与双极食管导联(EB)同步记录。图中前半部分未见P波,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明确为心房颤动。细小的“f”波持续至R7前后时转变为粗大的“f”波,并由R8前的一次粗“f”波诱发其后的窄QRS波群心动过速。R—R间期绝对规则,频率180次/min,12导联心电图ST段上隐约可见P-波,难以肯定,对照双极食管导联明确每个QRS波群后均有固定的P-波,R—PE-间期120ms,从而明确为顺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