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4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672篇
基础医学   33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43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79篇
外科学   355篇
综合类   1302篇
预防医学   7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73篇
  8篇
中国医学   214篇
肿瘤学   6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对宫颈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确诊宫颈妊娠伴阴道出血患者11例,急诊治疗。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分别灌注氨甲喋呤(MTX),然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或明胶海绵微粒加少量丝线微粒栓塞。结果宫颈妊娠孕囊由子宫动脉供血,部分以一侧为主,8例见对比剂外溢。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完毕,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术后血β-HCG进行性下降。9例胚胎自行排出。2例行宫颈搔刮术,术中出血量不多,刮出物为陈旧性胎盘组织。胚胎排出或刮出后阴道出血完全停止。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妊娠效果良好,达到了预防和终止阴道大出血、保留子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8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作左右子宫动脉主干插管检查和栓塞治疗,栓塞剂采用聚乙稀醇颗粒(PVA)或白芨混合颗粒。结果 72例(80.9%)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28个月。有94.1%(64/68)的患者月经复常;治疗后瘤体缩小25.2%~76.8%(M=41.3%)。除了术中术后疼痛(65例)和发热(16例)外,有2例因肌瘤坏死行子宫切除术,1例出现卵巢早衰。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患者自控镇痛在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多采用子宫动脉栓塞(UAE),UAE后即时疼痛发生率为90%~100%,术后疼痛发生率为80%~90%,疼痛可以采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治疗。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PCEA法镇痛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其间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康复质量;PCEA配方中加入氟哌利多(0.005%)可以减少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的声像图和血流特征,并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加宫腔造影,分别对19例子宫内膜息肉和32例子宫内膜其他病变之声像图、彩色血流及频谱表现进行对比,全部病例经宫腔镜及手术后的病理证实。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诊子宫内膜息肉,清晰显示了内膜与黏膜下肌层之界限和息肉的病变边界,还显示了息肉蒂基底的彩色血流或黏膜下肌瘤周边彩色血流环,适时加做宫腔造影则更有益于对细小病变的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加做宫腔造影可大大提高对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其他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oral and intravenous methylergometrine upon uterine motility during menstruation. Study-design: Intra-uterine pressure was measured in six volunteers with a fluid-filled sponge-tipped catheter during menstruation. Methylergometrine was given orally (0.5 mg) or intravenously (0.2 mg) in a cross-over design. Results: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 fast increase of the frequency of uterine contractions and basal tone occurred with a decrease of amplitude, lasting at least 30 min. Oral administration had a late and less marked effect on uterine motility. An intravenous dose administered 24 h after an oral dose had no effect on uterine motility. Pharmacokinetic data, such as the maximum plasma concentration (Cmax), the time at which Cmax is reached (tmax) and the half-life of absorption (t1/2abs) also demonstrated large individual variation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ethylergometrine had an unpredictable and late effect on uterine motility on the menstruating uterus, probably due to an unpredictable bioavailability, in contrast with the fast and predictable effect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要求微创手术保留子宫的年轻患者,寻找一种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好方法,并进一步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优越性。方法:脑垂体后叶素6U用50ml生理盐水稀释后,子宫肌层注射,用电刀纵向切开表面肌层,切口选择肌瘤最突出处,其长度视肌瘤大小而定,一般小于肌瘤直径1~3cm,用抓钳钳夹肌瘤牵拉,电钩切断肌瘤与假包膜连接致密处,将肌瘤完整切除,尽可能减少切断肌层及血管,以减少出血。子宫切口用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腔镜组用子宫粉碎器将肌瘤粉碎取出。术后常规持续静脉点滴催产素24h共30U。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意义,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LM是肌壁间子宫肌瘤年轻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icrowave endometrial ablation,MEA)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4例,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例,子宫肌瘤16例。结果34例患者术后完成随访3-24个月,闭经19例(55.88%),明显改善7例(20.59%),改善7例(20.59%),月经未改善1例(2.94%),术后随访3月月经过多症状消失,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2年后仍达93.3%。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是一种新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并发症少。避免了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液体灌注、手术中出血以及子宫穿孔的危险,并取得与之相似甚至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16,18,31,33型等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其中HPV16与宫颈癌关系密切。为进一步研究HPV16的致癌性,我们用克隆的HPV16 DNA(2μg/10~5细胞)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并进行了细胞存活时间、血清依赖性、着壁依赖性、间接免疫酶检测、HPV16 DNA、同源序列检测、染色体核型等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转染细胞存活时间延长、在软琼脂培养基中形成集落、HPV16特异抗原得以表达、HPV16 DNA的同源序列存在于细胞中。表明本实验用HPV16DNA转染的人胚肺细胞具备转化细胞的某些特征,HPV16有使人胚肺细胞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妇科腹腔镜手术几种激光对兔子宫壁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掌握妇科腹腔镜手术所应用的激光器的治疗剂量,对几种激光引起的兔子宫壁热损伤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证实:所有激光产生的损伤程度与所用的剂量呈正相关。术后48h与即刻损伤程度相比,半导体激光的损伤程度明显加深、加宽;但CO2激光和NdYAG激光接触式光刀无显著变化。说明应用激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时,所产生的损伤与应用的功率密度有关,为临床合理选用腹腔镜下的激光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微血管密度 ( MVD)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将 40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 2 0例 ,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早期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剂量为每天 2 5 mg;对照组 2 0例未给任何治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肌瘤中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r=0 .869,P<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 ( P<0 .0 5及 P<0 .0 1)。结论 :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从而减少肌瘤血液供应 ,抑制其生长 ,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