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抚触对婴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抚触对婴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对6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抚触,并随机选择条件相当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观察婴儿在出生后42d时的身高、体重、头围,俯卧举头、视线跟随、逗引婴儿能否自发微笑等,并了解婴儿进食及睡眠情况。结果:抚触组婴儿42d体重、身高及头围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42d俯卧举头>45°、婴儿视线能跟过180°以及逗引能微笑者抚触组明显多于对照组。抚触组婴儿的进食量及睡眠节律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儿抚触能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展,且方法简单易学、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早期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叶笑梅  施璐芳  黄沁心 《护理与康复》2005,4(6):405-406,408
目的观察早期抚触对正常婴儿智能、行为和躯体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组42例婴儿从出生后24 h开始接受抚触,每天1次,每次15~20 min,持续至12月;对照组52例婴儿为同期出生,按常规抚养方法.12月龄时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智能、行为监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两组资料应用SPSS 11.0软件分析.结果观察组婴儿智能、行为的发展及躯体发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抚触对婴儿智能、行为和躯体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综述了新生儿抚触的方法,环境准备,注意事项及抚触对新生儿的益处.
Abstract:
To summarize the methods, environmental preparation, matters need attention of newborn baby touching And its benefits.  相似文献   
24.
抚触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抚触对早产儿脑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期间病情稳定的早产儿37 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在出生后2d和42d时测量早产儿的头围增长,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接受抚触的早产儿头围增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对早产儿的脑及神经行为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将7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纳入研究,均实施抚触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情况.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护理有助于新生儿排便功能的改善、奶量的增加及高胆红素血症的缓解;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26.
新生儿抚触在采集足跟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双燕  赵玉芳秦瑛 《现代护理》2006,12(25):2410-2411
目的 提高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方法 临床选取164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在抚触后采集足跟血,对照组新生儿抚触前采集足跟血,比较两组采血效果。结果 实验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生儿抚触可以明显提高足跟血采集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抚触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儿宝颗粒口服,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抚触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抚触效果的方法,为婴儿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将184例健康新生儿随机设为技改组90例和对照组94例。技改组在实施抚触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小儿穴位和特定部位的按摩,对照组实施抚触常规方法。自设评价指标,采用观察法行对比研究。结果:技改组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1天睡眠总时间、摄奶量、体重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新生儿抚触技术更符合新生儿的安全舒适需要,能提高新生儿的应激能力,促进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更有利于新生儿的神经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游泳结合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搜集220例足月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于出生后第一天开始进行游泳和抚触,对照组仅淋浴。观察两组新生儿胎粪初排时间、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消退时间以及经皮胆红素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胎粪初排时间、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比较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中药水疗加抚触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蓝光治疗配合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水疗加抚触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第1-7天经皮测量胆红素指数及第1、3、5、7天患儿血中总胆红素动态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第2-7天治疗组患儿经皮测胆红素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3、5、7天,治疗组患儿血中总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是(5.1±1.6)d、(5.5±1.8)d,对照组分别是(7.3±2.3)d、(7.8±2.7)d,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水疗加抚触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较好,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