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299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149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88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诊断的准确性,初步建立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因“月经量减少或闭经”就诊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经阴道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S-3D)及宫腔镜检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计纳入112例,以宫腔镜检查为金标准,通过灵敏度、特异度,分析判断TVS-3D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通过计算Kappa值评价三维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判断粘连部位的一致性;以宫腔镜下欧洲妇科内镜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Endoscopy, ESGE)评级标准判断宫腔粘连严重程度,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得出TVS-3D对宫腔粘连严重程度评分的最佳界值。结果 TVS-3D诊断宫腔粘连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6%、65.0%,Kappa=0.405,表明TVS-3D具有一定诊断宫腔粘连的效能,但效果一般。TVS-3D对两侧壁及宫腔中央部判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分别为0.771~0.894与0.500~0.610。对重度粘连诊断的最佳界值为9.5分,诊断的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94.9%,表明三维超声诊断重度宫腔粘连具有较高的真实性。结论 TVS-3D对宫腔粘连具有一定诊断作用,尤其对两侧壁及宫腔中央部粘连的诊断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基于三维超声宫腔冠状面成像的评分系统判断宫腔重度粘连的真实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为检验伦理审查互认的实施效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对联盟中25家具备主审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为此联盟制定了伦理审查互认现场督导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保证检查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方法 评分标准主要参考《北京市医学伦理审查互认联盟工作规则》及25家医疗机构前期基本调研情况制订。结果 评分标准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构成。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制度建设(30分)、互认情况(25分)和审查效率(45分)。结论 评分标准为北京市医学伦理审查互认推进的重要工具,尽管个别指标在现阶段有使用上的局限性,但总体能较全面地考察伦理审查互认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且有一定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评分系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肠管缺血性损害、肠管出现绞窄性改变、合并腹内疝、肠扭转和肠套叠等并发症、腹腔血性积液、肠管扩张程度、肠壁增厚伴肠腔缩窄,这6 项指标纳入超声评分系统,对124 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CT 及手术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24 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得分结果如下:最高分16 分,最低分4 分,平均(10±2.7)分,与手术结果对照,超声评分分值越高,严重程度越重,危险度越高。124 例粘连性肠梗阻中,超声与CT 对肠管缺血性损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 和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与CT 对肠管出现绞窄性改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 和86.4%,对腹内疝、肠扭转或肠套叠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7% 和8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超声与CT 对腹腔血性积液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7% 和60%,对肠管扩张程度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对肠壁增厚伴肠腔缩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1% 和6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评分系统可以帮助临床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可为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从而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74.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6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冠心病和对照组,根据冠脉损害严重程度用Leaman积分系统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Leaman积分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TG、LDL和hsCRP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其中hs-CRP的OR值及95%CI为10.09(2.70~37.74);性别、年龄等其他指标与冠心病无显著相关。冠状动脉Leaman积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LP(a)、LDL和hs-CRP与冠脉积分独立相关,其中hs-CRP最为显著(t=2.22,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为全面评价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确定其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方法 运用专家评分法和CRITIC 法分别求出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再求出综合权重系数。结果 综合权重系数最小为0.0334,最大为0.0504,其中指标开放床位数(X6)、万元以上设备数(X7)、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例(X12)、年门急诊人次数(X21)和年住院人次数(X22)的综合权重系数较小;而指标次均住院天数(X9)、医疗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X13)、孕产妇死亡率(X18)、出入院诊断符合率(X19)和次均门诊费用(X25)的综合权重系数较大。结论 本研究确立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在通过医疗效益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其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符合当前医疗发展趋势。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求指标权重系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6.
77.
沈瑞  曹国平  孙婷婷  吕福仙  邓小毅 《安徽医药》2019,40(10):1091-1094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半定量评分系统在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评估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39例痛风患者的足部DECT扫描结果,并对其尿酸盐结晶进行半定量评分。应用DECT定量软件测量尿酸盐结晶体积;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半定量评分重复性;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半定量评分与尿酸盐体积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半定量评分方法与定量软件测量尿酸盐体积方法所用时间。结果 39例患者共完成了73只足部扫描,其中69只足部检测到尿酸盐结晶。DECT尿酸盐结晶评分在肌腱中最高,其次为第一跖趾关节、踝/中足关节,脚趾的其他关节评分最低。2名影像医师对尿酸盐结晶的半定量分析结果一致性高,ICC为0.944。69只足部的尿酸盐结晶体积平均值为(2.69±8.84)cm3。DECT尿酸盐评分与其体积密切相关(r=0.479,P<0.001)。两名评分者使用DECT评分系统分析尿酸盐结晶所需时间分别为(68.18±15.16)秒、(74.67±16.15)秒,定量软件分析所需时间为(166.10±13.23)秒,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7.029,P<0.001)。结论 DECT尿酸盐结晶半定量评分系统是可行的,相比定量分析软件更省时、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79.
80.
目的:探讨23例经过肝脏大体形态学确诊的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Ishak组织学评分与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3例研究对象的肝组织Ishak组织学评分及与其中医诊断资料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证候分布特点为:肝气郁结(60.87%),湿热蕴结(21.74%),水湿内阻(13.04%),瘀血阻络(4.35%).②从Ishak炎症坏死的评分值(反映炎症坏死的情况)看,分级A、分级B评分值在湿热蕴结证候中最高,在瘀血阻络、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分级C评分值在湿热蕴结证候中最高,在水湿内阻、肝气郁结、瘀血阻络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分级D评分值在湿热蕴结证候中最高,在瘀血阻络、肝气郁结、水温内阻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分级总评分值在湿热蕴结证候中最高,在瘀血阻络、肝气郁结、水湿内阻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③分期总评分值在瘀血阻络证候中最高,在水湿内阻、湿热蕴结、肝气郁结证候中逐渐略微减低,无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及无证可辨.结论:在该23例患者中,我们初步发现:①中医证候分布以肝气郁结、湿热蕴结为主,正虚尚不明显,相应的肝脏炎症程度评分较低,而湿热蕴结型的炎症程度评分相对偏高;②此组患者肝组织形态学活检诊断肝硬化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