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95篇
  免费   4057篇
  国内免费   2769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845篇
妇产科学   264篇
基础医学   3843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10708篇
内科学   15287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10958篇
特种医学   29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29篇
综合类   1503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352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7217篇
  86篇
中国医学   3958篇
肿瘤学   21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680篇
  2022年   1248篇
  2021年   2205篇
  2020年   2126篇
  2019年   1667篇
  2018年   1728篇
  2017年   1914篇
  2016年   2134篇
  2015年   2202篇
  2014年   4590篇
  2013年   4456篇
  2012年   4343篇
  2011年   4582篇
  2010年   3859篇
  2009年   3587篇
  2008年   3679篇
  2007年   3733篇
  2006年   3669篇
  2005年   3176篇
  2004年   2602篇
  2003年   2352篇
  2002年   2065篇
  2001年   1911篇
  2000年   1692篇
  1999年   1432篇
  1998年   1126篇
  1997年   1083篇
  1996年   829篇
  1995年   719篇
  1994年   698篇
  1993年   544篇
  1992年   471篇
  1991年   448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336篇
  1988年   299篇
  1987年   286篇
  1986年   255篇
  1985年   321篇
  1984年   259篇
  1983年   183篇
  1982年   191篇
  1981年   192篇
  1980年   132篇
  1979年   98篇
  1978年   79篇
  1977年   51篇
  1976年   44篇
  1974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991.
复方白术颗粒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复方白术颗粒对大鼠急性缺血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大脑中动脉热凝闭法建立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设立中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中药组给予复方白术颗粒灌胃,模型组只造模不用中药,对照组只开颅不闭塞脑动脉,电镜观察3组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中药组大鼠脑缺血区神经元、神经突触、神经髓鞘、神经轴索及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血脑屏障周边星形细胞足突、神经元胞浆及神经轴突、树突水肿程度均轻于模型组。结论:复方白术颗粒能减轻大鼠急性缺血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和水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急诊PTCA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就诊于同仁医院的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TCA的患者。病例被分为无复流组(18例,TIMI≤2级)和PTCA后冠脉血流正常组(35例,TIMI3级),随访6个月,观察有无心脏性猝死和非致命性心脏事件。组间差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无复流组发生充血性心衰、恶性≤2级性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心脏性猝死高于冠脉血流正常组(P<0.05)。无复流组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冠脉血流正常组(P<0.05)。结论无复流现象强烈提示AMI预后不良。但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9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MTHFR基因与中青年脑梗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及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及PCR -RFLP技术测定80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tHcy)和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患者组中MTHFR基因T/T纯合型频率为33.75 % ,T等位基因频率为58.75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 %和36.25 % (P<0.05) ;患者组血浆tHcy均值为22.70μmol/L ,对照组仅为13.19μmol/L ,患者组HHC31例 ,对照组仅为2例 ,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T/T型者血浆tHcy水平高于T/C型和C/C型者。结论 :MTHFR基因突变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遗传易感因素 ,tHcy可能与血脂血糖一样是脑卒中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比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97例AMI患者采用UK溶栓(UK组),60例AMI患者采用直接PCI治疗(PCI组),比较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的超声心动图(UCG)和临床结果。结果:住院期UCG检查室壁运动正常率及LVEF在PCI组高于UK组,矛盾运动发生率则PCI组低于UK组。住院期心衰及随访期累计心衰的发生率UK组高于PCI组。住院期病死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累计病死率UK组明显高于PCI组。60岁以上年龄组累计的病死率仍然是UK组高于PCI组。在随访3、6、12及24个月时PCI组的生活质量计分均高于同时期UK组的计分。结论:直接PCI治疗AMI患者与UK治疗相比能改善左室重构、减少心衰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有条件的病人和医院应提倡用直接PCI治疗AMI。  相似文献   
995.
去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埮  陈志斌 《医药导报》2003,22(2):84-85
目的:观察去纤酶对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进展型脑梗死65例,分为治疗组35例,应用去纤酶第1天10 kU,第3,5天各5 kU&#8226;d 1,均静脉滴注,以后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80 mg&#8226;d 1,肠溶阿司匹林50 mg&#8226;d 1,po.均治疗15 d.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估,观察凝血因子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4.3%,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显效率23.3%,有效率40.0%(P<0.05).结论:去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好.  相似文献   
996.
细菌内毒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远期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远期智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大鼠LPS+HIBD模型,于新生大鼠缺氧前4h给予腹腔注射LPS0.3mg/kg,HIBD组和对照组仅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迷宫实验观察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LPS+HIBD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HIBD组,表现在达标所需反映次数明显高于HIBD组(P<0.05),而正确率支明显低于HIBD组(P<0.05),结论:LPS对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有增敏作用,可进一步降低HIBD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美金胺和黄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夹闭新生大鼠双侧颈总动脉1h、缺氧2h,建立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新生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再灌注组(HIR组)、美金胺治疗组、黄芪治疗组、黄芪和美金胺联合治疗组,每组12只,于术后6h或48h处死。取耳间线前2mm水平做冠状位脑组织切片,通过脑组织病理检查及病理评分评估美金胺和黄芪的脑保护效果。结果 缺氧缺血可引起新生大鼠明显的脑病理改变,经单独或联合应用黄芪和美金胺后,新生大鼠的脑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各治疗组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美 金胺和黄芪对治疗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尤其两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损伤,有望获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医血水相关理论 ,拟定活血利水煎为基本方 ,配用西药以防严重并发症 ,治疗急性脑梗塞 85例 ,并设单纯西药治疗组 6 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中药活血利水煎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 ,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作用。活血利水为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999.
活血化瘀药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活血化瘀药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理,对31例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的检测,以发现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规律。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低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全血比黏度(低切)治疗前后有比较显著差异(P<0.01)、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有显著差异(P<0.05)、全血比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活血化瘀药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00.
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水沟”和“百会”穴,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局部脑血流,检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结果 MCAO引起局部脑血流显著下降,电针能使局部脑血流显著增加。电针增加脑血流的作用迅速且消失快。脑缺血1h再灌注24h,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脑梗死体积大;而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结论 电针能快速增加缺血局部脑血流量,缩小脑梗死体积,保护神经功能。及早应用电针对脑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