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15篇
  免费   2779篇
  国内免费   1013篇
耳鼻咽喉   298篇
儿科学   600篇
妇产科学   331篇
基础医学   3619篇
口腔科学   2389篇
临床医学   4715篇
内科学   3783篇
皮肤病学   153篇
神经病学   1633篇
特种医学   25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4965篇
综合类   887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114篇
眼科学   492篇
药学   3300篇
  70篇
中国医学   2088篇
肿瘤学   1209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801篇
  2022年   1546篇
  2021年   2343篇
  2020年   2207篇
  2019年   1727篇
  2018年   1660篇
  2017年   1690篇
  2016年   1938篇
  2015年   1785篇
  2014年   3781篇
  2013年   3651篇
  2012年   3339篇
  2011年   3584篇
  2010年   2886篇
  2009年   2716篇
  2008年   2461篇
  2007年   2487篇
  2006年   2123篇
  2005年   1912篇
  2004年   1603篇
  2003年   1229篇
  2002年   1001篇
  2001年   824篇
  2000年   698篇
  1999年   630篇
  1998年   487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21篇
  197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01.
股骨重建钉在股骨粗隆下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钉(RIN)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SFF)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5年5月,采用RIN技术对4JD例SFF患者进行固定,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2..75岁。平均43.5岁。依据Seinsheimer分类:Ⅱ型5例,Ⅲ型13例,Ⅳ型21例,Ⅴ型1例。高能量损伤33例,低能量损伤7例。开放性骨折3例。[结果]4JD例随访8个月-2a6个月,平均1a8个月。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时间4.2月(3.2-6.5月)。按照韩一生评分标准,优26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5%。无感染、内固定失效、畸形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RIN技术是治疗SFF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误诊原因和诊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问我院收治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21例,回顾性分析21例病人的误诊原因、诊断要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结果及其预后。结果患者都有从初诊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的诊治史。21例患者都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的用量、时间因人而异,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有16例患者获长期缓解,有5例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治疗,有3例病程进展快发生“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死亡1例。尚无肝移植手术的病例。结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因不明,本病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治疗效果差。激素可以长期缓解部分病例,有复发病例;部分病例需长期口服激素治疗。激素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程发展进程;部分患者病程进展速度快, 激素仅能使胆红素和转氨酶降低,不能阻断病程的进展,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其必然的结果,肝移植术是唯一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8-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0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类型分为甲状旁腺腺瘤组208例,甲状旁腺增生组52例及甲状旁腺腺癌组20例。结果 腺癌组中男性高于另外2组(P〈0.05)。增生及腺癌组中骨畸形、骨软化比例较低,增生组骨吸收、病理性骨折比例低于腺瘤组;胃肠道症状、多饮多尿及泌尿系统病变在腺癌组中高于另外2组(P均〈0.05)。血总钙(TCa)、血游离钙离子(ICa)及24h尿Ca在腺癌组显著高于腺瘤组及增生组(P均〈0.01),在腺瘤组与增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高钙危象的比例在腺癌组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1)。腺癌组病灶重量高于增生组,腺瘤组病灶直径小于增生组(P均〈0.05)。结论 在本组病例中,腺癌组男性比例较高,泌尿系统病变更为多见,出现高钙危象的比例显著增高,术后复发的比例较高。增生组骨骼系统病变相对较轻,其病变甲状旁腺重量低于腺癌与腺瘤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探讨其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方法:68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男28例,女40例;年龄70~88岁,平均76.4岁。所有患者于关节置换术前采用有效的降糖,降压,营养心肌,保肝,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综合处理,控制合并症。患者全身情况、脏器功能状况可耐受手术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切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早期出现腹泻并发症,经应用制霉菌素及金双岐调节肠道菌群,腹泻控制。按Harris标准评价疗效,优39例,良24例,可5例,优良率92.6%。结论: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处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5.
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在C臂X线机下行闭合复位、有限小切口切开、短臂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4例,男42例,女52例,年龄80~97岁(80~89岁84例,90岁以上10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26例,Ⅱ型31例,Ⅲ型29例,Ⅳ型8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和退行性骨关节病,其中79例有并存症,2种以上并存症者47例,个别病例最多并存症达5种。各种并存症中高血压41例,呼吸系统疾病21例,脑血管疾病15例,冠心病21例,糖尿病14例,泌尿系疾病11例,消化系统疾病9例,五官科疾病12例,肿瘤2…  相似文献   
106.
应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治疗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2004年8月,应用自身增强一聚乙酯(self-reinforced polyglycolic acid,SR—PGA)、自身增强一聚丙酯(self—reinforced poly—L—Lacticacid,SR—PLLA)可吸收螺钉、棒,手术治疗关节内骨折35例,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62岁。均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手术时间为伤后3h~29d。应用SR—PGA全螺纹钉9枚,SR—PLLA拉力螺钉26枚,SR—PLLA固定棒15枚。术后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3~60个月,平均28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于1~3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美国骨科协会(AASO)关节功能评价:优2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3%。结论可吸收内固定钉、棒治疗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后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1996-2001年,环椎环椎管减压,结合具有钉杆角的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横突及小关节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治疗128例病人,从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128例病人脊髓神经损害无加重,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伤椎高度恢复理想,Cobb角明显减少,植骨融合成功108例(占84.4%),术后部分病例出现伤椎复位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好,应重视植骨融合以获得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8.
Risedronate treatment reduces the risk of vertebral fracture in women with existing vertebral fractures, but its efficacy in prevention of the first vertebral fracture in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but without vertebral fractures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We examined the risk of first vertebral fractur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ho were enrolled in four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of risedronate and who had low lumbar spin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mean T-score =–3.3) and no vertebral fractures at baseline. Subjects received risedronate 5 mg (n= 328) or placebo (n= 312) daily for up to 3 years; all subjects were given calcium (1000 mg daily), as well as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up to 500 IU daily) if baseline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levels were low. The incidence of first vertebral fracture was 9.4% in the women treated with placebo and 2.6% in those treated with risedronate 5 mg (risk reduction of 7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37% to 90%; P= 0.002).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would need to be treated to prevent one new vertebral fracture is 15. When subjects were stratified by age, similar significant reductions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64 years (risk reduction of 70%, 95% CI 8% to 90%; P= 0.030) and in those with a mean age of 76 years (risk reduction of 80%, 95% CI 7% to 96%; P= 0.024). Risedronate treatment therefore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risk of first vertebral fractur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with a similar magnitude of effect early and late after the menopause. Received: 12 September 2001 / Accepted: 11 December 2001  相似文献   
109.
用2‰游标卡尺对114具L1~L5段椎骨标本进行测量,包括椎孔上缘矢径及下缘矢径的距离和相互关系。结果:腰椎孔下缘矢径明显大于上缘矢径(P<0.01),腰椎孔下缘矢径明显大于腰椎孔中矢径。为腰椎管狭窄的临床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肝积颗粒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肝积颗粒保介入治疗和单纯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远期生存时间以及T细胞亚群、AFP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瘤体缓解率为20.00%、稳定率为90.00%,对照组分别为16.67%、63.33%,其中,瘤体稳定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升高CD3、CD4值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值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积颗粒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