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7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28篇
内科学   80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687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2篇
  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乳管内视镜在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乳腺疾病乳管内视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FVS-3000M型纤维乳管镜系统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对可疑病例用活检针取组织活检或定位切除送病检确诊,对本组354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占位性病变245例,渗出性病变97例,另有9例正常及3例失败。手术186例,经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为96.2%。结论:乳管内视镜可以明确引起乳头溢液疾病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引导活检或定位切除,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32.
纤维喉镜与核磁共振(MRI)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5例喉癌的术前纤维喉镜检查和喉部MRI与手术、病理进行比较,结果提示:纤维喉镜是喉癌诊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手段,能对T1、T2声门癌作出准确分期;MRI对显示粘膜面肿瘤虽然并不重要,但能准确判断肿瘤对会厌前隙、声门旁隙、喉软骨及喉外的侵犯;两者作用互补,对喉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选择病理、刷检和痰脱落细胞检查皆为阳性的肺癌患者142例(鳞癌62例,腺癌18例未分化小细胞癌59例)。以病理分型为标准,对刷检、痰检中同类型癌细胞,在排列方式、细胞浆嗜色、细胞大小、细胞核畸形程度和染色质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刷检癌细胞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小儿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态分级为Ⅰ级、在全身麻醉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儿65例,随机分为经口组(n=36)和经鼻组(n=29)。在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实施FOB气管插管。测定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测定间隔为1 min)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经鼻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长于经口组(P<0.05)。FOB气管插管导致两组BP和HR均比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显著升高(P均<0.05)。与经口组相比,气管插管致BP增高和HR增快反应在经鼻组较轻,持续时间较短。经口组气管插管时BP和HR及观察过程中BP和HR最大值均显著高于经鼻组(P均<0.05)。结论FOB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均可引起小儿BP和HR显著升高,但FOB经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较FOB经口气管插管时轻。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坐位及仰卧位支气管镜检查麻醉中气道通畅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48例行不插管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4例行坐位下支气管镜检查,24例行仰卧位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气道的通畅性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坐位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到达隆突的平均时间更短,气道通畅性更好。外周血氧饱和度(Sp O2)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和烦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仰卧位。结论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可减轻患者不适感与恐惧感,但传统的仰卧位气管镜检查时麻醉可引起舌后坠,咽喉部塌陷、软腭和声带相关的重力可能造成上呼吸道的阻塞,不但给检查带来不便,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气道相关性风险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坐位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通过保证气道通畅性,维持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该体位在支气管镜麻醉镇静中的应用更安全,更方便。  相似文献   
36.
37.
IntroductionPulmonary infiltrates are common within th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HSCT) population and unfortunately portend an increased mortality. Bronchoscopy is often utilized as an initial diagnostic tool, but the literature supporting its diagnostic utility and effect on clinical management varies significantl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ability, complication rate, and clinical impact of flexible bronchoscopy (FB) in evaluating pulmonary infiltrates in a large HSCT population.Patients and methodRetrospective review of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FB after HSCT in the Bone Marrow Transplant Unit from 1996 to 2009.ResultsFB was performed 162 times in 144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iltrates yielding positive results in 52.5%. The most common positive results were bacterial pneumonia (31%), fungal pneumonia (15%), and alveolar hemorrhage (11%). Treatment changes occurred in 44% of patients after FB. Treatment changes included antibiotic modification (59%), addition of corticosteroids (21%), antifungal modification (12%), and antiviral modification (7%).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associated with FB was 30%, although 84% of these complications were considered minor.ConclusionsFB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iltrates after HSCT should still be considered a valuable tool in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lmonary infiltrates in the HSCT population. Future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tudie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clinical impact that bronchoscopic results and management changes have in this uniqu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Nd-YAG激光烧灼治疗呼吸道阻塞性病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3年5月至2011年8月解放军第401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7例经支气管镜激光烧灼治疗呼吸道阻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支气管镜激光烧灼治疗,本组4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患者肿瘤部分缩小或脱落,达到呼吸道开通1/3~1/2以上的疗效;7例气管支气管肉芽肿患者中,1例外伤性患者及1例气管切开性肉芽组织增生患者达治愈标准,其余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5例放射损伤性坏死物阻塞呼吸道患者,治疗结果均为有效;7例支气管息肉性良性肿瘤患者,Nd-YAG激光烧灼治疗均达治愈标准。结论 Nd-YAG激光烧灼气管和支气管内阻塞性病变患者,能够迅速缓解呼吸道阻塞症状,具有安全有效和损伤小的优点。术前充分的黏膜麻醉、护士在操作中的密切配合、细致观察是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淋巴结瘘型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Ⅵ型)好发人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纤支镜下表现及转归。方法分析65例TBTB(Ⅵ型)患者,总结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纤支镜下的表现及转归。结果 (1)好发于年轻人(20~35岁)(75.3%)。(2)入院前平均病程4月,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3)影像学表现:肺膨胀不全,肺门影增大,气道软组织影等。(4)好发部位:左上支气管、隆突及双侧主支气管、左下支气管、右上支气管、中叶支气管。结论 (1)TBTB(Ⅵ型)症状、影像学特征不典型。(2)患者需随访纤支镜及胸部CT至气道及纵隔内病变完全吸收后方可停药,以免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