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7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28篇
内科学   80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687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2篇
  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目的应用不同粒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AC微球)通过支气管镜对犬肺气道进行封堵,从而通过观察肺的CT改变及病理学变化,证明AC微球能够对犬肺支气管封堵有效性安全.方法家犬20条,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D 4组,通过支气管镜于气道分别置入d=600μm、1000μm、2000μm、3000μm的AC微球,观察犬的一般状况变化,术后2周行胸部CT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B、C组动物封堵后形成有效封堵,肺CT示肺段性不张,炎性改变;病理学检查示肉芽肿且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d=1000-2000μm的AC微球封堵支气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PET/CT中心检查发现肺部病变患者68例,对纳入患者均进行了肿瘤标志物、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或经皮肺穿或手术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68例患者中,电子支气管镜、PET/CT、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2.2%、93.5%及76.4%;81.8%、74.9%及77.9%;91.9%、77.4%及85.3%。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特异度较PET/CT显像检查高,而灵敏度较PET/CT显像检查低,二者的准确度基本相近,PET/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应用后可使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有提高,可减少误诊或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3种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科2013年1月至6月接受普通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l128例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利多卡因咽喉喷雾法+氧气雾化吸人法,B组为利多卡因咽喉喷雾法+利多卡因气管内吸人法,C组为丁卡因咽喉喷雾法+利多卡因气管内吸人法),每组100例。观察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检查前及检查进行i0min时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咳嗽反射、患者及操作医师的满意度等。结果C组检查前与检查进行i0min时生命体征波动最小,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检查过程中C组不良反应的咳嗽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患者及医师操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P〈O.05)。A组麻醉优良率为53%,B组优良率为73%,C组优良率为96%,C组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麻醉方法以丁卡因咽喉喷雾法+利多卡因气管内吸人方法最优,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最佳,不良反应最少,患者满意度最高,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汲崇良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4):1849-1850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ICU肺源性ARDS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从本院ICU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ARDS患者中随机选择4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结果 观察组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治疗,心率、气道压力、氧合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肺源性ARDS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靶控瑞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拟在静脉深度镇静下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5例,随机分为4组:F0:咪唑安定组;F1组: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组;F3组:咪唑安定复合低浓度靶控瑞芬太尼组;F4组:咪唑安定复合高浓度靶控瑞芬太尼组。记录注药前(T1)、瑞芬太尼靶器官药物浓度达峰时(T2)、检查开始时(T3)、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时(T4)、操作结束(T5)以及术后10ram(T6)的MAP、HR、SpO2。同时记录患者呛咳程度、术后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F3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在各个时间点总体更趋于稳定。通过对呛咳程度的评价显示F3和F1组患者所受的气道刺激是最小的。而F3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小。结论给予老年患者1.0μg/mL血浆浓度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以进行保留自主呼吸的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utofluorescence bronchoscopy AFB)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52例经AFB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52例患者中共检查出肺癌114例,占45.2%;影像学有异常的234例患者中肺癌检出110例,占47%;(2)镜下荧光染色红染的198例患者中病理结果阳性者113例,占57.1%,而镜下染色为绿色的54例患只有5例为阳性;(3)病理结果为鳞癌的患者中91.2%患者其AFB镜下肉眼观为增生型,而腺癌中91.3%的表现为增生型或浸润型;(4)不同临床症状和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其病理结果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男女两组以及不同镜下肉眼观的病理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FB检查对肺癌诊断比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更有价值,其敏感性较强,但特异性不高。  相似文献   
107.
Training in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 procedures is increasing in popularity. However, the nature of training is difficult to define,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an adequate number of cases. These guidelines approach training not just from a modest number of supervised cases, but also from a range of educational and outcome targets which give a rounded approach to the issue. These include prerequisite skills from basic procedures, the place of simulated training, formal simulation testing, modest procedural outcome and side effect targets, audit presentations, ongoing reading, and hands‐on training expectations. All of this would still be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n experienced trainer.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观察Narcotrend在老年人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寻求检查中最适宜的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NTI). 方法 60例择期行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其中Ⅰ组:NTI(79~65)组、Ⅱ组:NTI(64~37)组、Ⅲ组:NTI(<37)组,监测各时间点的NTI、无创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心率(heart rate,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记录置喉罩后达到靶NTI的时间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副作用等. 结果 置喉罩后丙泊酚用量Ⅰ组(2.16±0.31) mg/kg、Ⅱ组(2.78-0.37) mg/kg、Ⅲ组(3.15±0.29)mg/k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进镜顺利率为85%,其余两组为100%.各组间SBP、DBP、MA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组有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Ⅲ组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较Ⅰ组和Ⅱ组延长(P<0.05). 结论 Narcotrend可监测老年患者麻醉镇静深度,指导调控丙泊酚用量,老年患者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的适宜NTI为64~37.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患者在麻醉无痛和常规清醒不同状态下行超声输卵管显影术检查输卵管通畅性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辅助生殖中心行超声输卵管显影术、并于检查后行宫-腹腔镜检查术的81例患者资料。其中42例患者在常规状态下(对照组)、39例患者在无痛状态下(观察组)行超声输卵管显影术,共157条输卵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与宫-腹腔镜检查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对照组超声输卵管显影术输卵管通畅性指标:符合率71.6%(58/81),诊断输卵管阻塞的敏感度为74.2%(23/31),输卵管通畅的特异度为75.0%(30/40);研究组输卵管显影术输卵管通畅性指标:符合率85.5%(65/76),诊断输卵管阻塞的敏感度为89.7%(26/29),输卵管通畅的特异度为91.9%(34/37)。研究组诊断输卵管通畅性更准确(χ2=4.48,P0.05)。结论无痛超声输卵管显影术在检查诊断输卵管通畅性方面有显著性优势,能够有效排除输卵管痉挛所导致的假性梗阻,诊断输卵管通畅性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