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神经鞘瘤均为单发的实质性低回声肿物,可伴有囊性变,呈类圆形,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可探及点状或线状血流信号,呈高阻型动脉血流频谱;颈动脉体瘤为单侧或双侧发生的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实质性低回声肿物,使颈内外动脉间间距增大,包绕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外动脉,内部血流极为丰富,呈低阻型动脉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正>患者女,28岁,主因"月经不规则2月余"入院。实验室检查示泌乳素升高。颅脑MRI:平扫示蝶窦右份内可见一类椭圆形异常信号结节,约1.5cm×1.4cm×1.3cm,边界光滑,呈等T1等T2信号(图1A、1B),且病灶内信号均匀,动态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图1C);另可见垂体中央一类圆形结节,约0.4cm×0.2cm,边界较清,平扫呈等T1稍长T2信号,动态增  相似文献   
53.
目的:总结分析咽旁神经源性肿瘤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咽旁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58例CT、MRI影像表现。结果咽旁神经鞘瘤42例,增强31例呈明显强化,11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7例合并局部坏死、囊变;咽旁神经纤维瘤16例,均呈轻度较均匀/不均匀强化,2瘤灶合并坏死、囊变。结论均匀强化(明显/不明显)、边界光滑是咽旁神经源性肿瘤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临床正确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4.

Introduction

Schwannoma is a relatively uncommon benign tumor that apparently originates from Schwann cells of peripheral nerves. The most common intraoral site is the tongue followed by the palate, floor of mouth, buccal mucosa, lips and the jaws.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s often difficult, and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the diagnosis can only be made during surgery and by histological study. The immunohistochemistry reveals that the schwannoma cells test positive for S-100 protein.

Case Report

The authors report here a case of an intraoral schwannoma situated in the cheek, treated by complete surgical excision. In the present case the schwannoma presented as a slow growing, circumscribed swelling without any particular features to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benign soft-tissue lesions. The final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linical, hist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

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schwannoma calls for the careful search for nerve tumors in other parts of the body, although in most cases none may be fou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chwannoma from neurofibroma is essential, because an apparently solitary neurofibroma may be a manifestation of neurofibromatosis.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颈动脉分叉处肿块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1例颈动脉分叉处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7例为颈动脉体瘤,其中6例手术,1例拒绝手术;4例为神经鞘瘤,均手术治疗。10例手术均完整切除肿瘤,2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颈动脉重建术。6例手术者获0.5~3年随访,效果良好。结论颈动脉分叉处肿块的性质临床诊断较难,尤其颈动脉体瘤与神经鞘瘤鉴别困难。术前应明确肿块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及脑供血情况,术中应充分保证颈内动脉血供,保护神经,并尽量减少局部组织粘连及瘢痕形成机会。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伴或不伴轻微面神经麻痹的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资料完整、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HB)≤Ⅱ级的面神经鞘瘤患者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8例患者均不以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且均有误诊史,其中6例存在误治史.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证实肿瘤位于面神经的不同位置.4例术中保留面神经行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17~180个月,面神经功能(HB)Ⅱ~Ⅲ级;2例术中发现肿瘤侵犯广泛,破坏耳蜗及前庭,与面神经无法分离,予以牺牲神经切除肿瘤,行耳大神经移植术,术后分别随访56和79个月,面神经功能(HB)Ⅳ级;1例拒绝牺牲面神经,术中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后11个月面神经功能Ⅱ级,肿瘤无增大;1例术中发现肿瘤来源于鼓索神经,予以牺牲面神经分支,并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后11个月面神经功能Ⅱ级.结论 面神经功能分级(HB)≤Ⅱ级的面神经鞘瘤多不以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诊断困难.手术方法取决于肿瘤的特点、范围和患者的意愿.对明确面神经来源的肿瘤,如果肿瘤与面神经之间容易分离,可以保留面神经行肿瘤切除;如果不易分离,当肿瘤侵犯桥小脑角、内听道、耳蜗、前庭时,可以考虑牺牲面神经;对拒绝牺牲面神经者,可行面神经减压术,并定期影像学随访.  相似文献   
57.
《Acta oto-laryngologica》2012,132(4):54-56
A case of multiple neurofibroma of the larynx and cervical esophagus is reported. Key points concerning the follow-up observations of this case are describe.  相似文献   
58.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Mao Y  Zhou LF  Zhang R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3):773-776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临床分型和手术疗效。方法 对17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9例,就诊前平均病程53.2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Ⅶ、Ⅷ颅神经损伤,舌肌萎缩和后组颅神经损害;按Samii分类法,A型5例、B型3例、C型2例、D型7例。结果 手术采用远外侧入路10例,枕下入路5例,经下颌骨、经颌下入路2例;全切除肿瘤12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症状改善9例,症状同术前3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加重5例,其中2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随访中好转。2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1例有轻度面瘫。结论 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可通过手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并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9.
手术治疗面神经鞘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诊断面神经鞘瘤的方法、手术治疗该病的效果及修复面神经功能的途径。方法:入住本院的面神经鞘瘤患者11例,在确诊前全部误诊为他病,确诊后,对6例中耳乳突腔面神经鞘瘤患者行神经移植,其中5例应用耳大神经移植,1例行干热骨骼肌桥接;对2例中耳乳突腔-颅内面神经鞘瘤的患者,1例行舌下神经移植(舌下神经攀植入舌下神经),1例直接将舌下神经襻植入面神经远端;其余患者面瘫时间较长,已不能恢复面神经功能,仅1例行阔筋膜口轮匝肌悬吊术,其他放弃面神经功能的重建。结果:3例未行面神经功能重建的患者,遗留完全面瘫;6例中耳乳突腔面神经鞘瘤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分别为(Brakmann House功能分级)功能2级3例、3级2例、未恢复1例;2例舌下神经以及攀支重建面神经的患者,功能2级1例、3级1例。结论: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应进行系统检查排除误诊。术中为了完整切除肿瘤,可采用面神经改道吻合术、面神经移植等方法,在断端套用静脉血管给予保护,予以耳脑胶进行粘合。另外,干热骨骼肌的桥接在临床上应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0.
软组织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软组织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神经鞘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软组织神经鞘瘤为实性类圆形肿物,边界清,有完整包膜,内部呈低回声,部分有囊性变,部分可见肿物与神经纤维相连。CDFI示血流分级0级~1级为主。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能够比较准确地对软组织神经鞘瘤作出诊断,如果发现有神经纤维与肿物相连,对于定性诊断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