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3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377篇
耳鼻咽喉   488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44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01篇
内科学   95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38篇
外科学   1088篇
综合类   943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29篇
  6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3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70例不同胆囊病变标本包括胆囊腺癌30例]、胆结石20例、慢性胆囊炎20例,应用免疫组化观察P53蛋白、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状态及病变组织内S-100蛋白阳性树突状细胞(S-100 DC)浸润情况。p53蛋白、CEA及PCNA表达的阳性检出率,胆囊癌组分别为46.7%(14/30)、30%(9/30)及86.7%(26/30);胆囊结石组分别为0、15%(3/20)及35%(7/20);胆囊炎组分别为0、0及25%(5/20)。癌与非癌病变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S-100 DC浸润阳性检出率,癌组织为40%(12/30)、胆囊结石组织为50%(10/20)、胆囊炎为85%(17/20)。S-100 DC的阳性检出率与组织内浸润细胞的密度,胆囊炎组与癌、胆囊结石组之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1)胆囊炎组织无肿瘤相关分子表达,但存在较高的免疫活性;2)胆结石标本内存在某些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且其免疫活性有所降低。这种病变可能有较高肿瘤发生的危险;3)胆囊癌组织不仅有突变型P53基因、CEA及PCNA的过度表达,同时伴有免疫能力的损害,丧失了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从而有利于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之效果。方法:65例(120侧)鼻息肉患者进行界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6~15月。结果:参照FESS-95广州标准,痊愈78侧(65%);好转32侧(26.7%);无效10侧(8.3%)。结论:1)横行切除中鼻甲前五1/3~1/2,有助于减少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改善窦道复合体引流,减少息肉复发;2)术前细致研究鼻窦CT片,熟悉鼻窦解剖及术后加强换药,是防止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
We calculated 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 (SMRs) of biliary tract cancer (BTC) in Japan from 1981 to 1990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according to 333 Secondary Areas of Medical Care, as well as sex and subsite [gallbladder cancer (GBC)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ncer (BDC)], in order to examine geographic clustering patterns of BTC. In GBC in both sexes, the Secondary Areas of Medical Care with high SMRs were cluster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Japan. In BDC in both sexes, the Areas with high SMRs were clustered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Japan. In comparison with GBC, this clustering favored the northern part of Japan. In males, the clustering pattern in mortality from BTC was mainly 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BDC. In females, the clustering pattern in mortality from BTC reflected that of GBC. The clustering of BTC, especially GBC, seems to be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lains, basins, and rivers.  相似文献   
94.
p16基因产物表达与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方法:为了解p16基因与胆囊癌发生、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36例胆囊癌和20例胆囊腺瘤中的p16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胆囊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低于胆囊腺瘤(P<0.05);不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不同的胆囊癌之间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p16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癌有无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的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p16基因失活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胆囊癌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95.
p53和p16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振斌  施达仁 《肿瘤》1998,18(5):341-34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p16改变对胆囊癌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胆囊癌和26例慢性胆囊炎标本中p53和p16的表达。结果慢性胆囊炎标本中p531例阳性,阳性率为3.9%。胆囊癌中p53有17例阳性,阳性率为50%。两者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p16在慢性胆囊炎标本中有14例阳性,阳性率为53.8%,胆囊癌中29例阳性,阳性率为85.3%,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P<0.02)。结论p53过表达与胆囊癌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对胆囊癌的发展、侵袭影响不大。p16在胆囊癌发生中可能受某些癌基因的反馈调节而过度表达,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胆囊癌与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1997年6月1日~2001年5月31日期间确诊、年龄在35~74岁的上海市区女性胆囊癌269例以及按年龄(5岁一组)频数配对的538名人群对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与胆囊癌的关系.结果胆囊癌合并胆石症者中,与妊娠次数≤2次者比较,妊娠次数(3次,4次,5次及≥6次)的各组调整OR分别为1.33(95%CI:0.59-2.99),1.34(95%CI:0.58-3.11),1.39(95%CI:0.57-3.43)和2.67(95%CI:1.12-6.41),趋势检验P=0.03.结论多次妊娠可能通过胆石症影响胆囊癌的发生,生育因素导致的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在胆囊癌病因学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总结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体会。方法 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对84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筛窦、蝶窦开放,额窦、上颌窦窦口扩大等修正性手术治疗。结果 治愈51例,好转17例,无效16例。治愈率为60.7%,有效率为80.9%,无效率为19.1%。结论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选择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解剖参照点是手术安全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术式、实施精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构变异、出血、鼻息肉病等因素是手术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3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996-2000年360例(663侧)完成随访的鼻内镜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治愈率为73.15%,其中I型治愈率为92.53%,Ⅱ型治愈率为67.92%,Ⅲ型治愈率为44.44%,3型治愈率呈递减趋势。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术中恰当处理中鼻甲、鼻中隔偏曲及术后的综合治疗,对鼻内镜鼻窦手术远期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加减辛夷散冲洗液在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减辛夷散冲洗液术后应用对内镜鼻窦手术(ESS)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62例(49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辛夷散冲洗液组)和对照组(复方生理盐水组).治疗组152例(293侧),术后定期用加减辛夷散冲洗液冲洗术腔;对照组110例(206侧),术后用生理盐水 地塞米松同法冲洗术腔.术后3个月在鼻内镜下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8.26%,对照组为50.49%,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以加减辛夷散冲洗液冲洗术腔可以提高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0.
上颌窦息肉及囊肿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息肉、囊肿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将上颌窦内有息肉和囊肿的 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 6例。治疗组应用Rudolf 4 .5mm上颌窦开窗器 ,经下鼻道钻孔 ,套管内窥及息肉和囊肿 ,电动吸引切割器切除。对照组经扩大的自然开口 ,用上颌窦息肉钳清除窦口可见到的息肉和囊肿。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治疗组治愈 4 1例 ,好转 8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8.0 0 % ,治愈率为 82 .0 0 % ;对照组治愈 2 8例 ,好转 11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为 84 .78% ,治愈率为 6 0 .87%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鼻内镜下经下鼻道钻孔上颌窦息肉、囊肿电动吸引切割术是一种简单、疗效肯定的手术方法 ,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