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4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应用加味三拗汤对患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整群选择在该院就诊的患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的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拗汤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3.03±0.54)d、喘咳症状彻底消失时间(5.10±0.62)d、呼吸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6.24±1.12)d、疾病用药治疗总时间(9.34±2.28)d明显短于对照组(5.32±0.95、7.35±0.99、8.84±1.16、11.35±2.63)d(P<0.05);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9%)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P<0.05);在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例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P<0.05)。结论应用加味三拗汤对患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2.
王凤 《中外医疗》2015,(6):94-95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该院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6例,予以参照组患儿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参照组(85.71%);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比参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予常规抗感染、平喘、止咳、吸O2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1mg)雾化吸入,每天2次;观察两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气喘、咳嗽、呼吸困难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混悬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明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情况,缩短病程,安全性较好,充分做好雾化吸入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71例急性支气管炎,并与35例西药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治疗组疗效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5.
Abstract

Objective: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acute bronchitis depends on clinical findings. We evaluated published data on the Bronchitis Severity Score (BSS) used to diagnose acute bronchitis an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reatment in clin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重要性。方法对16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PCR方法检测咽拭子MP DNA,然后对阳性患儿以PA法检测血清中的MP IgM。对确诊为MP感染的7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66例患儿MP DNA阳性率57.2%(95/166),MP IgM阳性率43.4%(72/166),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例、支气管炎33例、肺炎23例,发病年龄以儿童为主,3-12岁占66.7%(48/72),54.2%(39/72)的阳性患儿发热。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应尽早检测MP DNA、MP IgM。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在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过程中,6min步行试验(6-MWT)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以慢性支气管炎就诊的患者360例,全部做肺功能检测,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COPD诊断标准,分为COPD组和肺功能正常组。同时做6-MWT,测定6min步行距离(6-MWD),根据2次6-MWD取其平均值;研究肺功能与6-MWT的相关性,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COPD组中142例(95.95%,142/148)6.MWD〈420m。而肺功能正常组中206例(97.17%,206/212)6-MWD≥420m。6-MWD≥420m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均显著高于6-MWD〈420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MWD≥420m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MWT简便易行,可较好地反映患者的肺功能,可作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做肺功能的筛选。  相似文献   
98.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临床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儿126例,按随机原则分对照组和IVIG组,IVIG组每天加用IVIG400mg/kg/d,连用5天,观察疗效,病后对其进行随访。结果IVIG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病后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IVIG对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有明显疗效,并能减少病愈后反复喘息发作。  相似文献   
99.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分析经遵循我国慢性咳嗽诊断流程明确的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为经验性诊治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遵循我国咳嗽指南慢性咳嗽诊断流程,在询问病史和查体的基础上,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鼻窦X线片或CT、24 h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治疗后反应,最后确定病因诊断.收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患者病因资料并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x2检验比较构成比差异.结果 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共收集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103例,明确诊断咳嗽病因123例次.慢性咳嗽病因分布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41例次(33.3%),鼻炎/鼻窦炎30例次(24.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5例次(20.3%),药物性咳嗽7例次(5.7%),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6例次(4.9%),变应性咳嗽4例次(3.3%),肺间质纤维化2例次(1.6%),左心功能不全和支气管扩张各1例次(0.8%),病因未明6例次(4.9%).单一病因咳嗽者86例(83.5%),二重病因14例(13.6%)、三重病因3例(2.9%).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夜间咳嗽发生率最高[80.9%(36/41),x2=19.81,P<0.01],63.4%(26/41)合并鼻炎,68.3%(28/41)有季节性加重,其中67.8%(19/28)于秋季加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以日间咳嗽为主,56.0%(14/25)有进食相关性咳嗽,68.0%(17/25)伴有反流相关症状;鼻炎/鼻窦炎患者有痰咳嗽发生率最高[73.3%(22/30),x2=24.99,P<0.01].与广州资料相比,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比例高于广州(x2值分别为9.52和4.56,均P<0.01),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变应性咳嗽比例低于广州(x2值分别为17.61和7.86,均P<0.01).结论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构成为咳嗽变异性哮喘、鼻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药物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变应性咳嗽,与广州资料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各种病因的咳嗽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和临床特征可为经验性诊治慢性咳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plus medicine and simple medicine we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treatment of 100 cases with bronchitis and asthm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s of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catgut implantation atacupoint plus medicine and simple medicine were 87%, 99% and 85%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atgut implantation plus medicine was the best as comparedwith other two group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