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93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32篇
综合类   1808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29篇
  13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对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8 例, 芬太尼、硫贲妥钠、维库溴铵诱导插管, 静脉联接Graseby 微泵异丙酚8 mg/ (kg·h) , 芬太尼1 μg/ (kg·h)维持麻醉。连续监测MAP、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同步采集动脉血和颈内静脉血作血气分析, 计算动- 静脉氧含量差(Da - vO2) 和脑氧摄取率(ERO2) 。结果: 异丙酚麻醉维持平稳, Da - vO2 和ERO2 在给药30 min 、60 min 较气管插管后5 min 无明显改变, 有平均动脉压下降和心动过缓。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可保持脑氧供需平衡稳定。  相似文献   
72.
目的:为了观察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5例患儿,分成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异丙酚组(KP)组。K组单用氯胺酮静脉麻醉。KP组使用氯胺桐-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KP组又按给药时机分为4个亚组。连续监测用药前后HR、NBP、SPO2、PETCO2、R的变化。结果和结论:KP林醉后HR、NBP变化小于K组(P〈0.01)而KP组各亚组间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73.
张爱武  张桂芬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27-1027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时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30 0例人工流产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观察不同组别镇痛效果、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结果 静脉麻醉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宫颈局麻组和对照组 (P <0 0 1) ,而对术中出血量、子宫收缩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中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4.
嗜铬细胞瘤病人当精神刺激、身体活动、刺激挤压肿瘤时均可引起血压骤升、心动过速、心率紊乱。肿瘤切除后又可引起低血压 ,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我们采用普混液 -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行 2例嗜铬细胞瘤手术的体会如下。1 一般资料男性 1例 4 8岁 ,女性 1例 5 9岁 ,均采用 2 %普鲁卡因、0 .0 4 %司可林、0 .0 2 %杜冷丁复合液静滴 ,气管内吸入异氟醚。2 麻醉经过2 .1 诱导 :行安定芬太尼、硫喷妥钠 -司可林快速诱导器官插管。2 .2 麻醉维持 :采用普鲁卡因、司可林、杜冷丁静脉复合、间断吸入异氟醚。2 .3 麻醉中循环功能的维护 :患者麻醉前…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提高胆道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胆心反射所致循环骤停的发生。方法 1515例胆道手术患者分为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组和硬膜外组。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组715例,均在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异氟醚气管内全麻下完成手术;硬膜外组800例,均于下胸段采用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间断硬膜外推液阻滞麻醉下手术。两组均行SPO2、ECG、BP、R监测。以术中胆心反射和心跳骤停发生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结果 静脉复合全麻组胆心反射发生率10%,无心跳骤停发生;硬膜外组胆心反射发生率42.5%,心跳骤停0.62%。结论 胆道手术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能有效减少胆心反射和心跳骤停的发生,因此认为胆道手术(尤其老年患者)采用以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为主的麻醉方法可减少围麻醉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徐振慧  张玉清 《河北医药》2003,25(7):524-524,532
人工流产 (人流 )是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方法 ,传统的方法常常是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患者痛苦较大 ,因此开展无痛人流是当今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开展无痛人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2 0 0 2年 8月至 2 0 0 2年 10月选择早期健康妊娠者 90例 ,年龄 2 1~ 3 5岁 ,平均 ( 2 8± 4.5 )岁。妊娠时间45~ 65d ,经尿HCG、盆腔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1.2 方法  90例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 0例。人流前4~ 6小时禁食水 ,A组给氯胺酮 0 .5mg kg ,B组静脉推注异丙酚 2 .…  相似文献   
77.
妇产门诊的人工流产手术,对早孕者常规在无麻醉情况下手术,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恐惧心理。我院于2 0 0 1年5月将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门诊人流术,至今共完成12 5 0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自愿接受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行人流术(俗称无痛人流)或诊刮者12 5 0人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17~5 5岁,体重38~85kg ,藏族76 5人,汉族4 85人,术前血常规正常,无严重心、肺、肝、肾脏疾患者,无药物过敏史,行门诊手术麻醉签字。1 2 方法全部病例要求术前禁…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氯胺酮麻醉在头面部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术后清醒度的比较。方法50例病人,ASA分级为Ⅰ-Ⅱ,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麻醉组(D),氯胺酮麻醉组(K)。D组用异丙酚2.5mg.kg-1诱导,用Graesby-340泵注异丙酚4.5mg·kg-1·h-1维持麻醉;k组用氯胺酮2.0mg/kg-1诱导,静脉点滴氯胺酮3mg·kg-1·h-1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前(T0)、注药后(T1)、插管后(T2)、手术时(T3)、拔管前(T4)5个时点的HR、BP的变化,同时观察术后病人清醒的情况,并比较组内的变化和组间的变化。结果两组均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K组在注药后、插管后、拔管前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而D组在相对时点的HR、BP变化比K组较轻。同时,D组术后比K组清醒明显快。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头面部肿瘤手术中比氯安酮麻醉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总结无痛技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将行人流术的早孕妇女分为观察组(n=159)、对照组(n=150),观察组采用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实施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未采用无痛技术,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100%,对照组均有程度不等的疼痛;观察组宫口完全松弛70例、略有阻力83例,对照组仅19例宫口松弛;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一例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 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或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的效果。方法90例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异丙酚组(P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或氯胺酮组(K组)静脉麻醉,每组30例。观察各组异丙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清醒后独立离院时间;监测BP、HR、SpO2、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异丙酚用量P组显著多于K、F组。K组意识消失时间短(P〈0.05);F组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长(P〈0.05)。F组SpO2下降幅度及下降率高(P〈0.01);P组和F组低血压、心率减慢发生率高于K组(P〈0.05、P〈0.01)。F组术后站立眩晕率高(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与单纯异丙酚或复合芬太尼相比,诱导和清醒更加迅速,呼吸循环抑制轻,是胃镜检查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