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96篇
  免费   4651篇
  国内免费   2209篇
耳鼻咽喉   1403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2012篇
口腔科学   389篇
临床医学   19305篇
内科学   19280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348篇
特种医学   25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1693篇
综合类   39813篇
预防医学   9215篇
眼科学   144篇
药学   19386篇
  309篇
中国医学   17993篇
肿瘤学   111篇
  2024年   872篇
  2023年   2856篇
  2022年   2636篇
  2021年   3827篇
  2020年   4079篇
  2019年   4280篇
  2018年   1766篇
  2017年   3765篇
  2016年   4016篇
  2015年   4562篇
  2014年   8156篇
  2013年   7416篇
  2012年   8601篇
  2011年   8624篇
  2010年   7561篇
  2009年   6670篇
  2008年   6986篇
  2007年   6167篇
  2006年   5427篇
  2005年   5351篇
  2004年   4737篇
  2003年   4365篇
  2002年   3550篇
  2001年   3101篇
  2000年   2538篇
  1999年   2091篇
  1998年   1879篇
  1997年   1706篇
  1996年   1510篇
  1995年   1218篇
  1994年   998篇
  1993年   746篇
  1992年   611篇
  1991年   506篇
  1990年   425篇
  1989年   372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在临床呼吸科发病率与病死率排名首位,使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1]。COPD患者由于消化、呼吸功衰退,营养吸收功能减弱,同时气道阻力升高,减弱了肺部顺应性,所以伴发能量不足型营养障碍的机率较高[2-3]。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往往疾病加重,影响预后,而临床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又同肺功能变化密切相关[4]。本文分析了不同营养状况与COP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马来酸茚达特罗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缓解期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茚达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1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与PEF),炎性因子(IL-8、α1-AT、IL-6及TNF-α),免疫功能指标(IgG、IgA、CD3及CD4)水平。治疗期间,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 结果治疗后二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FEV1、FVC与PEF等肺功能指标,IgG、IgA、CD3及CD4等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8、α1-AT、IL-6及TNF-α含量分别为(23.23±3.87)ng/L、(3.43±0.41)g/L、(52.25±5.38)ng/L及(43.12±3.98)ng/L,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马来酸茚达特罗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水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钱莹怡 《黑龙江医学》2019,43(6):697-699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再入院率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和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1]。我国心肺康复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医理论中就有心肺同源同治[2]的观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科学地进行心肺康复训练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改善预后。以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心肺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入院均根据病情给予能量合剂、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负荷药物,并进行对症、溶栓及抗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1次/d,用药2周为1疗程;于治疗2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平均活性,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胸闷、心悸、心绞痛及ST段下移、T渡低平或倒置患者改善率显著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E-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LPO、E-LP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中脂质过氧化物浓度,缓解心肌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分为心肌重构组和无心肌重构组、舒张功能障碍组和无舒张功能障碍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与无心肌重构组比较,心肌重构组收缩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25(OH)D降低(P<0.05)。与无舒张功能障碍组比较,舒张功能障碍组体质指数(BMI)、25(OH)D水平降低,LDLC升高(P<0.05)。25(OH)D是患者心肌重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25(OH)D水平对患者心肌重构、舒张功能障碍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25(OH)D水平是影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肌重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其水平有助于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抗感染药学》2016,(3):592-595
目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患者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用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及血脂各指标值、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TG、TC、LDL-C和HDL-C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和HDL-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较单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其血压及血脂各指标值易控制,且无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赵桂东 《山东医药》2015,(6):65-66,7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FBG和Hb A1c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为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0.
丁伟  王邦宁 《安徽医药》2016,37(2):167-170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non-HDL-C)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25例疑诊或既往临床诊断CHD患者予以冠状动脉造影(CAG),将造影阴性的39例作为对照组(HC组),造影阳性的186例患者诊断为CHD,结合临床特点分为心绞痛组(AP组)122例和心肌梗死组(AMI组)64例。采用Gensini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测定患者全套血脂水平,探讨non-HDL-C及相关脂质成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对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0 mmol/L的AP组患者进行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的亚组分析。结果 AMI组non-HDL-C水平高于AP组及HC组,AP组non-HDL-C水平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non-HDL-C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62,P<0.05);LDL-C控制达标的AP组患者,高non-HDL-C组(≥2.60 mmol/L)比低non-HDL-C组(<2.60 mmol/L)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non-HDL-C在评估LDL-C控制达标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上有一定价值,可作为LDL-C达标后心血管残余风险新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