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79篇
  免费   2230篇
  国内免费   649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55篇
妇产科学   114篇
基础医学   936篇
口腔科学   328篇
临床医学   6882篇
内科学   3617篇
皮肤病学   1643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6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641篇
综合类   9817篇
预防医学   8501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7084篇
  47篇
中国医学   1956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1105篇
  2022年   972篇
  2021年   1215篇
  2020年   1131篇
  2019年   1235篇
  2018年   678篇
  2017年   1009篇
  2016年   1178篇
  2015年   1332篇
  2014年   2008篇
  2013年   1925篇
  2012年   2483篇
  2011年   2568篇
  2010年   2294篇
  2009年   2117篇
  2008年   2521篇
  2007年   2261篇
  2006年   1985篇
  2005年   2139篇
  2004年   1714篇
  2003年   1440篇
  2002年   1198篇
  2001年   1116篇
  2000年   745篇
  1999年   627篇
  1998年   538篇
  1997年   512篇
  1996年   485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992.
993.
994.
杨琦 《临床医学》2012,32(9):59-60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每日2次,餐后服用;同时应用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用,共4~8周。对照组100例应用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用,共4~8周。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调节饮食,改变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状态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61%,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腹泻、头晕和转氨酶轻度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5.
《中国药房》2015,(17):2347-2349
目的:探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同源性技术(ERIC-PCR)在铜绿假单胞菌(PA)菌种分型与耐药性特征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采用ERIC-PCR快速检测526份临床感染标本中PA各亚型及其耐药基因。结果:共分离出57株PA(10.84%),均分离于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标本;PA分布以呼吸科为主(49.12%),其余为外科危重症科(35.09%)、神经内科(24.56%)和妇儿科(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IC-PCR图谱显示,A、B型PA比例显著高于C、D、E、F、G、H型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对哌拉西林和氨曲南耐药率很高,分别为91.23%和85.96%;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为4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浓度≥103CFU/ml时,ERIC-PCR对PA和耐药基因阳性检出率为100%,PA浓度为102、10 CFU/ml时,P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7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PA菌种分型和耐药特征评估,对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采用三种检测技术检测超光谱B-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对产ESBLs细菌的耐药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对236株肠杆菌科细菌用WITEK32测定ESBLs,同时用复合纸片法、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协同法进行对照检测。结果:仪器法、确证法、双纸片法检测ESBLs菌株分别为21.7%、19.7%、13.8%。产ESBLs菌与非产酶菌株比较,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更高。结论: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地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在临床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Kp,采用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Kp中的存在情况,用E-test方法测定菌株的药敏情况.结果 经PCR扩增和DNA序列分析证实菌株Kp1、Kp2 、Kp3、Kp4、Kp5和Kp6均含DHA-1、CTX-M-14和KPC-2基因.Kp1同时含SHV-12基因,Kp2和Kp3同时含SHV-11基因,Kp4同时含CMY-2和SHV-12基因.Kp5和Kp6同时含SHV-2基因.6株Kp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均耐药,仅1株Kp对亚胺培南中介,其余菌株均耐药;2株Kp对氨曲南敏感,其余菌株均耐药;3株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1株中介,2株敏感;4株Kp对左氧氟沙星敏感,2株耐药;3株Kp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敏感,3株耐药.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Kp均携带多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其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很大差异,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以防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998.
<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一旦感染,治疗困难。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细胞,细菌侵袭机体组织,首先要避免被巨噬细胞等机体免疫细胞的吞噬、清除。因此激发巨噬细胞凋亡对细菌而言很重要。近来研究显示,PA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U937巨噬细胞凋亡,且与线粒体途径有关[1]。本研究采用J774细胞作为巨噬细胞的模型[2],通过观察PA上清液诱导J774细胞凋亡过程中Fas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探讨PA上清液诱导J774细胞凋亡的致病机制,为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院内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易引起慢性呼吸道感染。Pa的耐药机制复杂,几乎所有细菌耐药机制都能在Pa上发现,如金属β-内酰胺酶(简称金属酶,metallo-β-lac-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0):1058-1062
目的 通过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和非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分离出的284株CRKP和2272株非CRKP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统计软件,使用 SPSS 20.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耐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4—2018年5年CRKP分离率分别为0、0.6%、0.2%、3.2%和26.5%,平均分离率为11.1%;病区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干部保健病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外科,构成比分别为33.8%、26.1%、8.8%、7.0%和4.9%。ICU的CRKP分离率明显高于非ICU(χ2=101.514, P<0.0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CRKP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构成比达到48.6%。CRKP出现多重耐药,CRKP对常用的革兰阴性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超过95%,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也超过90%;而非CRKP耐药率较低,对所有11种抗菌药物耐药率<28.6%,非CRKP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CRKP,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KP分离率和耐药率较高,CRKP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CRKP,检验科应及时报告CRKP的分离和耐药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强化消毒、隔离等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