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7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耳鼻咽喉   251篇
儿科学   278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513篇
临床医学   1809篇
内科学   383篇
皮肤病学   437篇
神经病学   371篇
特种医学   10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65篇
综合类   3441篇
预防医学   391篇
眼科学   383篇
药学   1105篇
  10篇
中国医学   263篇
肿瘤学   39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713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747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648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激素间质注射为主,结合栓塞硬化或抗肿瘤药注射术,治疗颈部、眼睑等特殊部位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11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方法和特点,方法:1991-2001年治疗脊髓海绵状血管瘤22例,均进行MRI检查,16例行全脊髓血管造影,全组均经后背正中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结果:22例均为单发,1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术后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颈段8例,颈胸段6例,胸段4例,腰段2例,圆锥马尾部位2例。MR1显示团块状短T1长T2信号,中间由点条状长T1短T2信号分隔,形成桑葚状混杂信号团,周边绕以低信号团,尤以T2WI显著,随访3个月-2年,全组均未见复发,12例术后功能明显恢复。结论: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排除其它脊髓血管畸形,显微手术切除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优选治疗方法,术中精细的显微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和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采用螺旋CT对52例临床无明显症状,B超体检发现肝内单个或多个小结节病灶(直径均小于3cm)的患者,进行平扫及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的密度及变化情况。结果52例患者在平扫时病灶密度无特异性,其中28例小肝癌在动脉期密度变化较大,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多呈相对低密度改变。24例肝血管瘤病灶在动脉期及门脉期密度变化差异较大,在延迟期呈相对高密度或等密度改变。结论肝内小结节病灶(直径小于3cm),一般宜行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血管瘤及小肝癌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4.
微波热凝手术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颌面部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由于缺少有效的止血手段,多采用硬化治疗,硬化治疗不仅疗程长,有一定的并发症,效果也往往不尽满意。我科从2003年始,应用微波热凝技术配合手术切除治疗颌面部较大海绵状血管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腮腺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祝宁  李坚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1):1216-1216,1220
腮腺血管瘤系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本文通过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血管瘤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腮腺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12例腮腺血管瘤,均在我院口腔科做腮腺血管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年龄1~15岁,平均6岁。其中男5例,女7例。血管瘤均位于一侧腮腺区,左侧8例,右侧4例。临床表现为病人颜面不对称,局部隆起,皮肤颜色可正常或透出青紫色,肿瘤边界不清,扪之柔软,可被压缩,部分产生疼痛、面瘫等症状。术前超声均诊断为腮腺血管瘤可能性大。仪器采用西门子G50,HDI-4000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超声检查时患者仰卧,…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软组织血管瘤多排CT血管成像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20例软组织血管瘤CT平扫、增强和CT血管成像的不同表现结果CT平扫病灶呈软组织密度,5例灶内或灶缘见斑点状或斑块状高密度钙化灶;20例增强后病灶血管成像呈不同表现,12例动脉期瘤体内呈网状血管强化并见明显的瘤体供血动脉,其中单支供血动脉4例,2支以上多支供血动脉8例,供血动脉较对侧明显增粗瘤体内明显迂曲静脉血管6例,而静脉期瘤体表现为网状血管阴影强化8例病变动脉期瘤体不强化或仅轻微强化,且无明显供血动脉参与供血,静脉期瘤体逐渐均匀一致强化结论软组织血管瘤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软组织血管瘤的形态、大小、供血血管  相似文献   
87.
患者男,31岁,以面及胸部皮肤变厚14年伴眼突、肢端肥大9年而就诊。自诉1987年始面及胸部皮肤变厚,且胸部起一些米粒大粉刺。当时诊断为痤疮给予青霉素等治疗,效果差。时年17岁,学习成绩中上等,智力测试正常。1992年无明显原因出现眼突,肢端肥大,外鼻增大,嘴唇变厚,听力下降,渐出现头皮增厚呈条索状。1997年左耳廓出现肿块,来我院耳科手术切除,行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纤维瘤。同年,在新疆医学院行X线摄片检查,蝶鞍侧位片、胸片、腰椎正侧位片、骨盆片均正常。双手及桡尺骨、双足及胫腓骨片示骨皮质增多症。生长激素测定、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  相似文献   
88.
病例报告:患22岁,初产妇.孕29周。常规行产前B型超声波检查。用ATL-UM1超声波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B超显示胎儿正常.平均羊水暗区7.5cm。胎盘位于子宫的前壁.明显增大(18.1cm×13.1cm)。于胎盘的左上方显示一个8.7cm×8.8cm的实质性低回声区,边界较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相似文献   
89.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常见的肝内良性肿瘤 ,成年人多见 ,占肝占位性病变的0 .4 %~7 .0 % [1]病变较小时 ,因无临床症状常不被发现 ,一旦症状明显病变范围较大 ,一般药物治疗无效[2]。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外科为主。由于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 ,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成为当前最有效方法之一。现报告我院自1993年以来收治的22例患者进行碘化油加平阳霉素治疗的方法及疗效。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患者22例 ,男12例 ,女10例 ,年龄22~58岁 ,平均年龄40岁 ,所有病例均经B超 ,CT及临床检查确诊。因上腹不适饱胀感就诊者12例 ,因B超发现者6例 ,因阵…  相似文献   
90.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高达3%~8%,传统治疗舌部血管瘤,特别是海绵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1988~1998年我们采用舌部动脉插管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舌部海绵体血管瘤72例。现将观察结果和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