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8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96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3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2193篇
内科学   1064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2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35篇
综合类   2596篇
预防医学   2060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1088篇
  7篇
中国医学   366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808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734篇
  2007年   743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重组活化的Ⅶ因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活化的Ⅶ因子(rFⅦa)是一种新的止血药物,最近已应用于治疗伴抑制物的血友病出血。近几年来,该药亦应用于非血友病出血的治疗,包括先天性Ⅶ因子(FⅦ)缺乏、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异常、肝功能衰竭、肝移植、重大手术及创伤。作为“通用的止血药”,rFⅦa在临床上已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88例诊断为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纳入患者平均年龄(37.34±11.24)岁,以男性为主(89.77%)。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合并疾病由多到少依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结核、曲霉菌感染、慢性乙型肝炎、肺孢子虫病。死亡患者15例,占比17.05%。62.50%的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个/μl。消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RNA≥105copies/ml均为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消瘦、HIV RNA≥105 copies/m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4.
中国人群DXS102座位多态性鉴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DXS102座位的多态分布。方法应用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研究了无亲缘关系的234条X染色体。结果DXS102座位等位片段有8个,核心单元AC二核苷酸重复数为13~21,频率分布在0.013~0.156之间,杂合度观察值和无偏估测值分别为0.87和0.80,多态信息含量(PIC)0.80,女性基因型数为22个,男性基因型数为8个,该座位多态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DXS102座位在中国人群和欧洲人群的分布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两个新的等位片段。应用DXS102座位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对一接受基因治疗的血友病B家系进行分析和携带者筛查。结论DXS102座位连锁分析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血友病B基因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brand factor,vWF)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MODS死亡标本的心、肺、肾组织vWF进行检测。结果 MODS组心、肺、肾组织vWF抗原表达多为弱阳性及阳性,对照组多为阳性及强阳性,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MODS存在vWF抗原表达减少,vWF减少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MODS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7.
报告1例因颅脑出血死亡的血清LAV/HTLV-Ⅲ抗体阳性病例的病理检查结果,主要发现包括全身淋巴结淋巴样组织轻度或部分消减,淋巴细胞内存在病毒样颗粒、多种脏器的感染和炎症以及硬脑膜下的新旧出血灶。本文并就本例的病理诊断和死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甲型血友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由于此病尚无彻底根治方法,所以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基因诊断可分为直接基因诊断及间接连锁分析的方法;产前诊断的手段也在近年飞速发展.本文就直接基因诊断、间接连锁分析及产前诊断新技术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对于T淋巴细胞TCRVB基因家族以及T细胞的克隆性的研究是近年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艾滋病人(模型)的TCRVβ基因谱系分析,测定特定CDR3长度及序列出现的频率能反映T细胞克隆扩增的程度和功能状态,进而有助于对MDS的临床诊断、免疫机制、药物或疫苗的治疗效果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0.
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俞斌  叶旭军 《微循环学杂志》2006,16(1):57-58,6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变化。方法:分别测定89例2型DM患者和76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并测定DM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UAE),根据尿UAE水平和病程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DM患者血浆sEPCR、v WF及sTM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与其尿UAE水平和病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sEPCR、v WF及sTM水平可作为观察2型DM并发血管病变以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