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6篇
  免费   1138篇
  国内免费   579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60篇
基础医学   757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1485篇
内科学   1293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82篇
综合类   3968篇
预防医学   428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1100篇
  26篇
中国医学   334篇
肿瘤学   2587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51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598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食管腺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侵及食管壁深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腺癌侵及食管壁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医学中心自1985年~2003年,手术治疗食管腺癌121例.其中男101例,女20例.年龄36~80岁,平均62岁.本组手术切除率为96.7%(117/121例).手术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每例为2~30个,平均8个.无淋巴结转移59例(48.8%)、有淋巴结转移62例(51.2%).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结果 当肿瘤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T1)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2.2%(10/45例)、平均淋巴结转移的个数为0.3个、>4个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0(0/45例);当肿瘤侵及食管周围组织(T4)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85.7%(6/7例)、平均淋巴结转移的个数为5.1个、>4个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71.4%(5/7例),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生存率为52.9%、1~4个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生存率为11.5%、>4个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生存率为0,P<0.01.结论 肿瘤对食管壁侵及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淋巴结转移的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随着肿瘤对食管壁侵及深度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平均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4个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均增加.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数量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63.
患者 男 ,78岁。因上腹部隐痛 2年 ,加重伴呕血、黑便 2d入院。查体 :消瘦 ,慢性病容 ,贫血貌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正常 ,腹部呈舟状 ,剑突下压痛 (+ ) ,无反跳痛、肌紧张 ,腹水征 (-) ,未触及包块 ,振水音 (+ )。血常规 :Hb3 0 g/L ,RBC1.0 1× 10 1 2 /L ,WBC6.4× 10 9/L ,N0 .68,L0 .3 2 ,PLT10 5× 10 9/L。大便潜血 ( )。血糖 5 .80mmol/L ,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电解质均正常。X线检查 :胃腔明显扩大 ,内有大量潴留液 ,钡剂沉积于胃体下部 ,蠕动缓慢 ,俯卧位时窦部显示良好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不规则 ,其内可…  相似文献   
64.
65.
患者男,50岁。因大便反复带血1年余入院。肛门指诊:距肛门8cm触及一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诊断:直肠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其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葫芦素BE对涎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四唑盐显色法(MTT法)检测人腺样食性癌(ACC-M)和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系对葫芦素BE的敏感性实验。结果 葫芦素BE对两种腺癌细胞系均有较高的相对抗肿瘤活性(RAA值分别为345、148)。结论 实验结果为葫芦素BE治疗涎腺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7.
患儿,男,8岁。因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1月余,曾有一次排出多量形状不规则之血块。无排尿症状,不发热,无腰痛不适,无腰腹部外伤史,无肾炎史。查体:二肾区无压痛和叩击痛,二肾下极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膀胱区不膨隆。B超:左肾未见异常,右肾8.9&;#215;4.5&;#215;5.4cm,右肾中段紧靠肾盂处肾实质内见2.4&;#215;2.2cm光点致密区,右肾盂有受压征象。提示右肾实质不均质性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68.
异搏定逆转人肺腺癌A_(549)的多药抗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以抗阿霉素(ADM)的人肺腺癌A549亚细胞系A549/R1和A549/R2为模型,对异搏定(VPL)的体外逆转抗药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VPL浓度在10μg/ml以下时无直接抑癌作用;以10μg/ml剂量VPL与ADM联合,能使A549/R2细胞内ADM聚积量显著增加(P<0.05),并能使抗药细胞的抗药指数(RF)显著下降。结果表明,VPL在体外能有效地逆转肿瘤细胞的抗药性,此作用与VPL同P-糖蛋白竞争性结合,阻止药物外排有关,而与其钙通道阻断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69.
肾盂乳头状腺癌一例孔祥田夏同礼潘柏年薛兆英郭应禄顾方六患者男,46岁。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左腰部不适10个月,以左肾占位病变于1995年4月12日入院。10个月前因劳累出现肉眼血尿共2次伴腰酸,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炎症,肌注青霉素治疗血尿消失,未进...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