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9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0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71篇
内科学   16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90篇
特种医学   7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86篇
综合类   1777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04篇
  5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87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伍建忠 《安徽医学》1995,16(5):43-43
<正> 我科于1985年元月至1994年9月,收入院行中耳乳突根治术者84例,其体会如下。 临床资料 一、性别年龄和职业:本组84例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6~76岁,平均年龄28.4岁,其中11~30岁者58例,占69%,说明患者以青少年居多。农民57例,工人13例,学生7例,职工2例,儿童2例,不详者3例。 二、病程:1年以内者1例,1~10年34例,~20年46例,~30年3例,其中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103.
胶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36例胶质瘤患者的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增殖率及NK 细胞活性等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合患者肿瘤病理分级、卡氏记分及肿瘤部位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其降低程度与某些临床指标相关,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预后判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颅内囊性病变中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脑脓肿及囊性坏死性脑肿瘤(单发囊性转移瘤、神经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颅内囊性病变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表皮样囊肿10例、蛛网膜囊肿10例、脑脓肿10例、单发囊性转移瘤8例及神经上皮肿瘤12例,均进行常规MRI平扫及DWI检查,生成DWI图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观察囊变区信号特征并测量该区的表观扩散系数值。结果(1)表皮样囊肿在扩散加权成像显示为高信号,其表观扩散系数图显示为低或稍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为(0.924-0.12)×10^-3mm^2/s,蛛网膜囊肿扩散加权成像显示为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呈高信号,测量值为(3.094-0.21)×10^-3mm^2/s;两组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8,P=0.000)。(2)脑脓肿之囊变区于扩散加权成像显示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呈低及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为(0.524-0.08)×10^-3mm^2/s;单发囊性转移瘤和神经上皮肿瘤之囊变区在扩散加权成像上显示为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显示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为(2.354-0.41)×10^-3mm^2/s,与脑脓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9,P=0.000)。结论不同颅内囊性病变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上的表现特点及病灶囊变区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的变化。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106.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及MR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分析其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共53例,其中脑内型40例,脑外型13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大多表现为爆米花样或桑椹状的混杂信号灶,周边围以低信号环;脑外型T1WI表现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类型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点,导致其MRI表现的不同,其手术方案及预后亦有很大差异.利用MRI检查术前可做出准确诊断,从而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07.
正确诊断脑肿瘤才能更好地对其处理和治疗。^1H MRS是获得肿瘤生化信息的非侵袭技术,其对传统的影像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对于非肿瘤性病灶和不易手术切除而需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性病灶,无创伤并准确判断病灶性质的方法可取代不必要的活检。本文综述了^1H MRS在脑肿瘤分类和分级中的应用,观察肿瘤的治疗反应和肿瘤进展情况,是决定肿瘤治疗计划的重要分子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8.
研究组脑转移瘤患者33例,根据KPS、颅外病灶状态确定全脑放疗(WBRT)方法、是否加量以及所加剂量;对照组脑转移瘤患者30例,采用单纯低分割WBRT。发现研究组脑转移灶完全缓解率为42.4%、1a局部控制率为51.5%、1a生存率为54.5%、中位生存时间为12.5个月,与对照组的13.3%、6.7%、23.3%、5.5个月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中加量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5个月、1a生存率为66.7%,未加量组分别5.0个月和22.2%,差异显著(P〈0.05);二者死因构成比无差异。提示根据脑转移瘤预后因素实施的放疗计划有较好的依从性、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避免了部分患者的过度照射。  相似文献   
109.
bcl—2和P53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了bcl-2和P53蛋白在74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8%。(2)P53蛋白在胶质瘤中均有表达。率不同,颅咽管瘤、垂体瘤、脑膜瘤、反庆性胶质细胞增生和正常脑组织的为阴性,据此文认为,(1)bcl-2基因在笙 的作用有阴。92)P53蛋白可能参与了脑胶质发生、发展过程,且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3)bcl02和P53  相似文献   
110.
P53基因是一种肿瘤的抑制基因,定位于人17号染色体短臂上,参与细胞增殖的负调控P53基因突变或丢失常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在脑胶质瘤中,P53突变多为点突变,位点在5~8外显子,错义突变占80%,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占17%,P53突变,染色体17p丢失与胶质瘤的分级,预后有一定关系,P53基因治疗对于改善胶质瘤病人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