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4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263篇
  1篇
中国医学   4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西药治疗3个月;脑心通组100例,常规西药+脑心通治疗3个月。分别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治疗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脑心通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佐治具有显著改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正>中风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疾病,是世界范围内人口病死的第三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近10年来,我国中风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受行为、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筛选神经内科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基础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运动量表、Barthel指数(MBI)、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定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Fugl-Meye评分、MBI评分及SWL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干预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纳入观察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氟伐他汀钠治疗;实验组45例,采用步长脑心通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降脂效果更佳,有助于缓解心绞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单盲的方法,将72例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脑心通胶囊,2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CRP、LPa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 2周后2组CRP水平、LPa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组内比较均具有疗效。但组间比较:CRP水平的变化,治疗组3.09±1.02,对照组6.21±1.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LPa的变化,治疗组302.15±140.11,对照组574.55±120.3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组为6.21±2.11,对照组为9.86±3.9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对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LPa值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脑心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内脂类代谢情况、粥样硬化情况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和Hey含量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脑梗死复发危险和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997.
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能否改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内皮功能。方法:将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脑心通胶囊,疗程均为12周,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内皮功能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均无心血管死亡病例,出现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各有1例,观察组因心绞痛发作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再住院例数均低于对照组;2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仅胸痛、胸闷有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心悸、乏力、气短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两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一氧化氮(NO)升高、内皮素-1(ET-1)和ET-1/NO降低(均P<0.01),以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明显地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ET-1,NO水平和ET-1/NO比例来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中成药脑心通胶囊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影响.方法 取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 82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分别在发病 72 h内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外周血 hs-CRP,并于治疗 2周后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外周血 hs-CRP,对比其变化情况,并对入组患者在恢复期随诊 (发病至少 4周以上 )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外周血hs-CRP.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 hs-CRP均在急性期升高明显,治疗 2周后血清hs-CRP均下降,脑心通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应用脑心通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恢复期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s-CRP应用脑心通治疗后存在明显变化.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以抑制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管炎症,控制该类患者病情进展,减少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肠溶阿司匹林100mg晚餐后服,1次/d。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住院治疗2周,出院后对照组继续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晚餐后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均服药半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较前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差值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及显效率为58.84%;对照组分别为77.42%与35.4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具有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保护内皮细胞等作用,从而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脑心通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hs—CRP及E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取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为UAP组,同时以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及ET差异,将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脑心通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4料/次,3次/d),应用时间为4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hs-CRP、ET水平的变化.结果 脑心通组血清hs-CRP及ET水平明显减低,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心通可降低hs-CRP、ET,稳定冠状动脉斑块,抑制炎症反应,使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