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423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972篇
预防医学   325篇
药学   478篇
  1篇
中国医学   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如果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救治处理,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及产后出血等严重后果,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早期识别、正确处理该病是降低母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为了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对34例该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治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的重要性,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从高危因素、诊断、治疗、母儿结局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高危因素,其次有胎膜早破和脐带因素等。本组患者Ⅰ度胎盘早剥16例,Ⅱ度胎盘早剥3例,Ⅲ度胎盘早剥7例;死胎9例;子宫胎盘卒中11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经积极治疗,无产后出血、孕产妇子宫切除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很大,临床上应针对其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全面加强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原发疾病,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并尽可能早期诊断,积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被分娩或手术证实为胎盘早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35例,确诊率为83.33%,其中轻型5例,中型25例,重型5例,中、重型确诊率高于轻型;漏诊7例,漏诊率为16.67%,轻型漏诊5例,中型漏诊2例。结论对中、重型胎盘早剥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对于轻型的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74.
叶娇君  陈敏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826-482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为胎盘早剥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6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38例为轻型胎盘早剥,其中22例(57.9%)行剖宫产术,16例(42.1%)行阴道分娩(有2例分别为双胎妊娠者);有30例为重型胎盘早剥,其中29例(96.7%)行剖宫产术(有1例胎死宫内行剖宫取胎术),1例(3.33%)为胎死宫内引产。行剖宫产的22例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无围产儿死亡,而行阴道分娩的16例轻型胎盘早剥患者的新生儿死亡1例(2.63%);行剖宫产的28例重型胎盘早剥患者有5例围产儿死亡(16.7%,包括1例剖宫取胎术)。结论:不同程度的胎盘早剥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妊娠结局,为保护孕妇生命及时终止妊娠。对于胎盘早剥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胎盘早剥征象,早期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75.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12-41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选择24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胎盘早剥者49例(观察组),其中合并胎膜早破者30例,其余因素者19例,非胎盘早剥者196例(对照组)。收集这些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相对于非胎盘早剥者,胎盘早剥者的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及产褥感染率明显增高(P<0.05),而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远高于其他因素。本研究胎膜早破致胎盘早剥率为61.2%(30/49),而其他原因导致的胎盘早剥率为38.8%(19/49)。结论: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期出血性疾病之一。而胎膜早破是诱发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临床医师必须加以重视,对于胎膜早破的病人要密切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早诊治,减少一系列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适合胎盘早剥病例的专业干预技术。方法:随机选择42例因存在胎盘早剥现象而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患者,以干预技术的不同为标准予以分组:A组(21例)施以传统干预,B组(21例)施以综合干预,于干预后分别统计其分娩方式、满意度等,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组2例阴道分娩,B组有14例,P0.05;A组满意度61.90%,B组95.24%,P0.05。结论:产科对胎盘早剥病例进行专业干预时,施以综合干预技术价值显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诊断方法,并对其早期处理以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者40例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取同期未出现胎盘早剥的40例子痫前期女性为对照组,对二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就胎儿窘迫、胎死宫中、母体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新生儿窒息以及子宫切除等各类并发症情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中,发生胎盘早剥后在8h内完成分娩者在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量、死胎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更优于未在8h内完成分娩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导致胎盘早剥的各类危险因素中,子痫前期是其中的一种高危因素;而在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则是重要的并发症,临床要想改善母婴结局,早期预防胎盘早剥、及时诊断和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产前检查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中的临床诊断意义,为临床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北京太和妇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检查资料,并随访3个月,记录最终胎盘早剥情况。以随访结果为参考标准,对比产前检查与随访发现的胎盘早剥诊断情况、胎盘早剥分度情况以及胎盘早剥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结果随访结果证实胎盘早剥20例(Ⅰ度7例、Ⅱ度12例、Ⅲ度1例),其中经过B超诊断16例,其他检查方式诊断4例;同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胎心改变2例、腹痛4例、血性羊水6例、阴道流血8例。产前检查发现胎盘早剥18例,(Ⅰ度6例、Ⅱ度11例、Ⅲ度1例),其中经过B超诊断15例,其他检查方式诊断3例;同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胎心改变2例、腹痛4例、血性羊水5例、阴道流血7例。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产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胎盘早剥分度情况与随访结果和胎盘早剥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检查可以为胎盘早剥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对胎盘早剥进行准确的诊断,有利于临床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9.
王志纯 《大家健康》2016,(1):179-180
目的:对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07月-2015年03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进行分析 ,观察母婴的具体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例数为24例(24.39% ) ,没有1例产妇死亡.结论:在对胎盘早剥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 ,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 ,从而进一步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新生儿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指标变化对患儿凝血功能的早期监测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新生儿73例设为观察组,筛选同期非胎盘早剥新生儿7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FIB、D-D、APTT、PT等指标变化,对其凝血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PT、APTT、D-D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新生儿,FIB水平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治愈、好转、死亡占比及出院时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将观察组胎盘早剥新生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43例、重型组30例,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轻型组患儿休克、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损害、酸中毒、窒息等占比低于重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剖宫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胎盘早剥新生儿主要特征为新生儿窒息、缺氧性心肌损害、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贫血,且患儿继发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病理性高凝状态,预后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