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4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86篇
  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慢性镉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敏  许庭良  姜俸蓉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05-1307
目的探讨慢性染镉对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细胞凋亡染色(Tunel法)及透射电镜,观察慢性镉中毒小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形态结构改变,并用图象分析法对凋亡细胞计数.结果染镉后,小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较多的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呈单个或局灶性分布,主要有以下形态特点(1)细胞胞体变小,胞质浓缩,嗜酸性反应增强.(2)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边集于核膜下,核呈环状,晚期核固缩、变小,颜色深染、致密度高.(3)核碎裂,形成凋亡小体.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小体形态不规则,外被质膜,为电子致密团块,内含碎裂的核染色质及一些变性崩解的细胞器.经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染色阳性反应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慢性染镉有促进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细胞凋亡是一种特殊的可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急慢性肾脏损伤中,均可发现细胞凋亡现象.本文阐述了细胞凋亡在急、慢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围生期缺氧导致新生儿多脏器损害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以肾脏损害发生率最高,占57%。我们两院儿科对56例室息新生儿进行了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K~ 、Na~ 、C1~-、Ca~(2 )的检测,以了解缺氧对肾功能损害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 同步研究过度训练致心肌和肾组织细胞凋亡及山莨菪碱干预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方式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力竭组及山莨菪碱组,力竭组又根据力竭后恢复时间分为力竭即刻组、力竭后6h组和力竭后24h组;山莨菪碱组于力竭运动前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mg/kg,分为山莨菪碱干预后6h组和山莨菪碱干预后24h组.用TUNEL法、图像分析仪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和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力竭即刻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多(P<0.05),力竭后6h组心肌细胞凋亡更为明显(P<0.05),力竭后24h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力竭即刻、6h、24h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逐渐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山莨菪碱干预后6h组和山莨菪碱干预后24h组心肌和肾组织凋亡细胞数较力竭同时间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心肌和肾组织细胞凋亡是过度训练致心肌和肾脏损伤的细胞学基础;心肌损伤比肾损伤恢复快;山莨菪碱可通过抑制心肌和肾组织细胞的过度凋亡,对心、肾损伤起到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6.
刺梨对衰老小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梨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刺梨保护组灌服刺梨汁,36d后取肾脏制备光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衰老模型组肾小体硬化率明显高于刺梨保护组(P<0.05)。衰老模型组肾小体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穿孔增大,分别与刺梨保护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刺梨对D-半也糖致衰小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线粒体靶向治疗对轻度肾积水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建立轻度积水肾模型,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M1组、M1′组、M2组、M2′组),每组6只。经B超检查造模成功后,M1′组和M2′组分别行环孢素A(CsA)灌胃1周,1次/日。1周后,M1组和M1′组行60mm Hg压力灌注;M2组和M2′组行100mm Hg压力灌注。取肾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性改变,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JC-1染色检测细胞膜电位的改变。结果 M1′组Paller氏评分[(15.0±2.3)分]低于M1组[(26.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2′组Paller氏评分[(18.0±3.2)分]低于M2组[(37.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1、M2组比较,M1′组和M2′组的CytC和AIF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1、M2组比较,M1′组和M2′组治疗后肾小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可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肾盂灌注时的损伤。  相似文献   
68.
<正>肾脏是调节机体平衡,维护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当肾功能急性损伤后,肾脏调节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对肾脏功能损伤的定义多达30余种,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和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等多种常见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尿液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脏损伤分子-1(KIM-1)、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四会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急性肾损伤(AKI)患者54例作为AKI组,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50例作为CKD组,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对象NGAL、KIM-1、Cys-C、SCr及eGFR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1)AKI组NGAL、KIM-1、Cys-C及SCr水平高于CKD组,eGFR低于C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NGAL、KIM-1、Cys-C及SCr水平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组NGAL、KIM-1、Cys-C及SCr水平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KI组1、2、3期患者NGAL、KIM-1、Cys-C及SCr水平逐渐升高,eGFR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KI组患者NGAL、KIM-1、Cys-C水平与SCr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CKD组患者NGAL、KIM-1、Cys-C水平与SCr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4)病程、餐后血糖、KIM-1、Cys-C、SCr和eGFR是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采用尿液NGAL、KIM-1、血清Cys-C、SCr及eGFR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HSP患儿45例,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β_2-MG,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SP患儿Cys-C、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血清Cys-C和β_2-MG可作为HSP早期肾损伤的检测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