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60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MC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测定方法检测51例生后窒息并MCI新生儿(MCI组)血清cTn Ⅰ和CK-MB水平,并以57例窒息无MCI(NMCI组)及45例正常新生儿(NC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NC组cTn Ⅰ水平在生后7 d内无变化,MCI组生后24 h内和1周时cTn Ⅰ水平均显著高于NMCI组和NC组(P<0.01).MCI组生后24 h内CK-MB水平显著高于NMCI组和NC组(P<0.01);生后5~7 d 3组CK-M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明显低于生后24 h内水平.cTn Ⅰ诊断新生儿MCI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88%,准确度89%;CK-MB的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69%,准确度为74%.结论 血清cTn Ⅰ及CK-MB均可用于新生儿窒息MCI的早期诊断,cTn Ⅰ优于CK-MB.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麝香合剂(SXM)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和急性心肌梗死犬心肌梗死范围(MIS)的影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缺血区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和雄性Beagle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备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冠脉后24小时,测量大鼠和犬的MIS(N—BT染色法),大鼠血清CK和LDH活力;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NF-αmRNA的表达(与内参的相对表达强度来表示)。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PI-3K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模型上,采用鞘内和脑室内注射PI-3K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的影响,探讨神经元PI-3K信号通路吗啡依赖和戒断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鞘内预先注射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Wortmanin能明显加重急性和慢性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脑窜内预先注射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Wortmanin也明显加重急性和慢性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激发戒断反应。结论:脊髓和脊髓上中枢神经元PI-3K信号通路均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及戒断反应的表达。  相似文献   
24.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新生儿(MCI组)窒息心肌损害(MC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和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动态检测34例生后10 d内窒息并MCI新生儿(MCI组)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并以38例窒息无心肌损害(NMCI组)及30例正常新生儿(NC组)作为对照组。结果NC组cTnⅠ水平在生后10 d内无变化,MCI组生后24 h内和1周时cTnⅠ水平均显著高于NMCI组和NC组(P均<0.01)。MCI组生后24 h内CK-MB水平显著高于NMCI组和NC组(P均<0.01);3组生后5~7 d检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均明显低于生后24 h内水平。cTnⅠ诊断新生儿MCI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88%,准确度89%;CK-MB诊断新生儿MCI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68%,准确度为74%。结论血清CK-MB及cTnⅠ均可用于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cTnⅠ优于CK-MB。  相似文献   
25.
189例健康人群CK、LDH和ALP的测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珠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2009-2009
目的:对比分析我地区189例男女健康人群的空腹血清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LP)的不同的值。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的方法检测我单位健康体检人员189例的空腹血清标本CK、LDH和ALP的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体检人员男、女的CK值(P〈0.05)有差别,LDH和ALP男女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男女人群的CK值、范围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MC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测定方法检测51例生后窒息并MCI新生儿(MCI组)血清cTn Ⅰ和CK-MB水平,并以57例窒息无MCI(NMCI组)及45例正常新生儿(NC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NC组cTn Ⅰ水平在生后7 d内无变化,MCI组生后24 h内和1周时cTn Ⅰ水平均显著高于NMCI组和NC组(P<0.01).MCI组生后24 h内CK-MB水平显著高于NMCI组和NC组(P<0.01);生后5~7 d 3组CK-M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明显低于生后24 h内水平.cTn Ⅰ诊断新生儿MCI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88%,准确度89%;CK-MB的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69%,准确度为74%.结论 血清cTn Ⅰ及CK-MB均可用于新生儿窒息MCI的早期诊断,cTn Ⅰ优于CK-MB.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175例.按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Q波心肌梗死(QMI)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3例,Q波心肌梗死病人122例,对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嗜烟史及合并糖尿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血清心肌酶、心律失常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非Q波心肌梗死组女性、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冠脉侧支循环开放、冠脉弥漫型病变与Q波心肌梗死组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Q波心肌梗死组血清磷酸激酶(CPK)峰值、肌钙蛋白T(cTnT)峰值(1 046 U/L±518 U/L,2.9 ng/mL±1.2 ng/mL)、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均低于Q波心肌梗死组.结论 NQMI 病人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率高,而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低,而冠脉弥漫型病变、侧支循环的开放率均高.血清CPK酶峰值、cTnT 峰值低.  相似文献   
28.
张书广  李庆敏 《山东医药》2006,46(23):76-77
2003-2005年,我们检测了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标志物肌酸肌酶MB(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旨在探讨其诊断AMI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
袁莉  王世端  江岩  李筱琴 《心脏杂志》2004,16(3):228-231
目的 :通过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G)患者 ,围手术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肌酸磷酸激酶 (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变化的观察 ,探讨 OPCABG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 :选择 2 0例全麻常温下进行 OPCABG患者及 2 0例同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 (对照组 )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以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异丙酚、利多卡因复合液 ,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哌库溴铵维持麻醉。在麻醉诱导前、术后 1h、2 4h、4 8h4个时间点抽取血样测定 c Tn I、CK、CK- MB值。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经过及术后恢复顺利 ,OPCABG组无一例转为体外循环。两组患者术前 CK、CK- MB均在正常范围 ,术后 1h开始升高 ,术后 2 4 h达峰值 ,与麻醉前比较 ,均 P<0 .0 1;术后 4 8h明显下降 ,但仍高于麻醉前水平 (P<0 .0 1)。 4个时间点两组 CK、CK- MB值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OPCABG组 c Tn I值与术前比较 ,术后 1h开始升高 (P<0 .0 1) ,2 4 h达峰值 (P<0 .0 1) ,术后 4 8h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麻醉前水平 (P<0 .0 1) ;而肺叶切除组术后 c Tn I值始终不高。术前、术后 1h两组 c Tn I值差异无显著性 ,但 OPCABG组术后 2 4 h、4 8h值均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 (P<0 .0 1)。手术全程及术后 4 8h动态心电图未发现心肌梗死 ,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定性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的近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对38例来诊的UAP患者采血行心肌钙蛋白定性检测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检测,并严密观察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周内,血清cTnⅠ阳性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3%,高于cTnI阴性UAP患者,后者为4.8%(P〈0.05);CK-MB异常的UAP患者中22.2%在2周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CK-MB正常的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7.2%(P〉0.05)。结论 血清cTnⅠ定性检测对识别高危UAP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