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0篇
  免费   1217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674篇
妇产科学   325篇
基础医学   1436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2799篇
内科学   1490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704篇
特种医学   11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751篇
综合类   8378篇
预防医学   1816篇
眼科学   231篇
药学   3280篇
  22篇
中国医学   1606篇
肿瘤学   523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427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971篇
  2012年   1264篇
  2011年   1527篇
  2010年   1395篇
  2009年   1556篇
  2008年   1707篇
  2007年   1658篇
  2006年   1574篇
  2005年   1605篇
  2004年   1412篇
  2003年   1181篇
  2002年   921篇
  2001年   895篇
  2000年   768篇
  1999年   686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491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启事     
肿瘤细胞对电离辐射的反应依赖于氧,肿瘤的缺氧区需要更高的辐射量才能达到与氧供正常区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在缺氧情况下,肿瘤细胞发生遗传及适应性的改变可以提高其在不利的生理环境下的存活及增殖,其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就是缺氧诱导因子1(HIFl),它是很多与适应相关的基因的转录因子,如血管生长因子、VEGF、糖转运子(Glut-1)。人肿瘤细胞产生2个生长因子家族专门作用于内皮细胞,包括VEGF家族及血管生成素家族(Ang-1、-2和-4)。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神经元烯醇化酶的变化,为HI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历对照研究,将实验组分为三组:轻、中、重度HIE分别为2 1、4 9、8例;正常对照组73例。测定其血中神经元烯醇化酶的浓度变化。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且实验组轻、中、重度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 5。结论 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HIE严重程度比较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43.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方法1-6二磷酸果糖每次250mg,/kg,半小时内静脉滴入,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重症者为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57.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能促进脑细胞能量代谢,促进脑功能恢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细胞线粒体膜电势(△ψm)的变化及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对这一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7日龄新生SD大鼠HIBD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6),HIBD组(n=10)和HIBD+MK-801组(n=10)(MK-801于低氧处理前按0.3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缺氧缺血后立即断头处死动物,制成脑细胞悬液后,以罗丹明123(Rho123)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测定△ψm的变化.结果围产期HIBD时双侧脑细胞△ψm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损伤侧(右侧)为甚,右侧脑细胞△ψm由正常状态下的(18.93±0.74)MFL降至损伤后的(7.59±0.32)MFL,右左△ψm比值由正常状态下的1.06±0.05降至损伤后的0.80±0.06(降低了2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IBD后脑细胞△ψm明显降低,提示线粒体功能明显受损;MK-801可减轻这一变化,提示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通过减轻线粒体功能受损程度治疗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45.
缺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lα)是近来发现的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缺氧应答调控因子,在调节缺氧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关键性作用。它可调节表达多种靶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对改善脑缺氧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恢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少细胞凋亡等起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对HIF-lα及其靶基因的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6.
47.
梓树 《健康大视野》2010,(19):78-79
在地球的大气中,原始没有氧气。最初的氧气是水气受到光照,水分子被光解,以及水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产生。当时。地球表面的氧气还很少。直到大约3亿年前,地球上绿色植物增加,使大气中的氧气不断增量,逐步达到近代大气氧含量水平(21%)。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宫内缺氧对生后幼年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及其学习能力的影响和当归的干预.方法 将孕14 d大鼠置于三气培养箱内缺氧,当归组在缺氧前注射当归注射液;缺氧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但不缺氧;待自然生产,产后30 d各组随机取幼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后取脑组织,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水迷宫实验各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搜索时间比较:缺氧组<对照组(P<0.05);缺氧组<当归组(P<0.05);积分光密度(IOD)均数比较:缺氧组<对照组(P<0.05);缺氧组<当归组(P<0.05).结论 宫内缺氧能损伤齿状回颗粒细胞并降低大鼠的记忆能力;当归注射液能减轻宫内缺氧对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损伤,增强缺氧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极易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对其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0.
高的软膏治疗褥疮6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多发生于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所致.自2004年以来,笔者对62例溃疡期褥疮患者采用高的软膏外敷治疗,并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