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66篇
  免费   2198篇
  国内免费   100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23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501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5912篇
内科学   2230篇
皮肤病学   167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7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2252篇
综合类   11679篇
预防医学   2073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5487篇
  67篇
中国医学   14012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330篇
  2023年   1141篇
  2022年   1011篇
  2021年   1387篇
  2020年   1309篇
  2019年   1357篇
  2018年   654篇
  2017年   1247篇
  2016年   1329篇
  2015年   1437篇
  2014年   2676篇
  2013年   2490篇
  2012年   3161篇
  2011年   3257篇
  2010年   2680篇
  2009年   2621篇
  2008年   2627篇
  2007年   2455篇
  2006年   2310篇
  2005年   2038篇
  2004年   1596篇
  2003年   1375篇
  2002年   1196篇
  2001年   963篇
  2000年   761篇
  1999年   591篇
  1998年   509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院的9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与膝关节功能。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65.22%、9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挛缩与稳定性评分[(24.25±4.51)、(18.23±2.04)、(14.35±1.09)、(8.53±0.47)、(9.21±0.45)、(7.89±1.0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6.22±7.73)、(13.44±2.75)、(11.57±1.65)、(7.23±0.57)、(6.34±1.72)、(6.05±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挛缩与稳定性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前景较好,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992.
201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童风湿及免疫性疾病研讨班及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会议》[2012-06-01-016(国)]将于2012年12月21至24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新城召开,主题为"儿童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内容涵盖儿童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感染与免疫四个方面,包括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及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呼吸道过敏、消化道过敏、皮肤过敏、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诊疗新进展,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运用、生物制剂的临床运用及推广、儿童过敏免疫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图谱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等实用内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62例川崎病(KD)合并关节炎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6年5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KD合并关节炎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丙种球蛋白(IVIG)、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观察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患儿关节活动障碍、关节肿胀均于治疗14 d后消失,且关节积液改善,急性期冠脉损伤患儿均好转,亚急性冠脉损伤患儿恢复正常,冠脉瘤患儿其冠脉扩张减轻。结论 KD合并关节炎患儿多可见大关节损伤,为KD病程中的短暂症状,实施常规KD治疗方案即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994.
杨承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592-1593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例退行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剂量2ml/次,1次/w,治疗周期为5w。结果 30例患者经5w治疗后显效80.0%(24/30),有效16.7%(5/30),无效3.3%(1/30),总有效率达96.7%。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如下:疼痛缓解有效率98.18%,僵硬度改善91.84%,改善身体活动有效率88.68%,身体功能恢复达90.9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骨关节面的修复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芍甘附子汤(SGFZ)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内皮抑素(Es)、血管生成抑素(A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雷公藤多甙组按8.75ms/(kg·d)灌胃,SGFZ加味小、中、大剂量组依次按每毫升药液含0.708、1.42、2.83g生药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给药28天。造模后第0、14、28、42、56天观察大鼠关节炎指数(AI),灌胃治疗结束后Westernblot法检测ES、AS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与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I评分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S、AS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和SGFZ加味各剂量组Es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SGFZ加味可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ES、A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个数、血清CRP及ESR指标、关节疾病活动程度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MRI特点与中医分型的关系。资料来源:收集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住院患者的病例。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2研究对象:符合KOA诊断标准;西医、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入院患者明确诊断纳入。MRI检查。3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瘀血闭阻证、风寒湿痹证。4评价指标:MRI检查。结果与结论:43病例中软骨损伤、骨关节退行性改变43例,半月板损伤、退变40例,关节腔、髌上囊积液35例,骨髓水肿31例,伴有腘窝囊肿14例,韧带损伤10例,滑膜增厚9例。讨论:MRI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中医证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骨风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7.5 mg 1次/周,白芍总苷胶囊0.6 g 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风散1剂/d口服。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服药8周后空腹采取静脉血,观测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ESR、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IL-4、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结论骨风散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降低患者CRP、ESR、RF水平,其可能通过降低IL-4、IL-6、TNF-α水平发挥抗风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赵秀兰  杨辉 《护理研究》2014,(12):1531-1532
<正>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关节疼痛使病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遭受巨大痛苦。护理结局分类(NOC)是用来测量与护理有关的病人结局的标准化语言[1,2],它可以为满足病人的需求、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于地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差异因素的限制,NOC并不是拿来即用的一种普实性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