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3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88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148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1360篇
预防医学   623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85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27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疮疡灵治疗乳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乳腺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疮疡灵防治放射性皮炎,对照组予以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防治放射性皮炎,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损伤程度,评价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损伤程度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有效率为65.1%,且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疮疡灵可降低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愈疡胶囊对细菌感染皮炎模型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TLR/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愈疡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以阿莫西林计120 mg/kg)和愈疡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根据MIC设定),每组10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鼠烧伤皮肤构建细菌感染皮炎模型。造模成功24 h后,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计算给药第1、3、5、7天各组大鼠皮肤愈合率并记录创面结痂、脱痂、愈合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羟脯氨酸(HYP)、胶原蛋白Ⅰ(ColⅠ)、ColⅢ的含量;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皮肤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TLR4与磷酸化-NF-κB-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愈疡胶囊的MIC与MBC分别为25 mg/mL和50 mg/mL,愈疡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设为600、300、150 mg/kg。与模型组比较,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给药3 d后伤处皮肤出现结痂,给药5~7 d后部分大鼠伤处出现脱痂;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的皮肤愈合率均显著升高,IL-1β、IL-6、IL-10、TNF-α含量和病理评分以及TLR2、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皮肤组织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好转;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剂量组大鼠的HYP、ColⅠ、Col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阳性对照组和愈疡胶囊高、中剂量组上述指标差异大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疡胶囊可促进细菌感染皮炎模型大鼠皮肤愈合,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曾小玲  盛小伍  周晓  戴捷 《肿瘤药学》2021,11(5):524-529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一种由肿瘤放射治疗、职业性或意外事故以及战时核辐射等大剂量射线照射后引起的皮肤损伤,常发生于辐射后数天至数月内。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认为与放射线直接或间接诱导细胞DNA损伤,引起细胞凋亡、坏死相关。现代医学对急性放射性皮炎有效防治尚无统一共识。本文旨在将近年来针对急性放射性皮炎药物和物理防治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学术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刘金玮 《黑龙江医学》2019,43(2):191-192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对于防治放化疗致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北辰医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13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80%、7.25%、95.65%,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17.39%、20.29%、85.5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重视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性护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主动做好自我护理,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火针结合脐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收录72例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符合入组标准的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脐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结合脐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起效快,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对皮炎湿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诊治的皮炎湿疹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和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IFN-γ、IL-4、IL-10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水平相比均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IFN-γ、IL-4、IL-10水平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8~+浓度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CD8~+水平要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皮炎湿疹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临床研究除湿止痒软膏结合复方甘草酸苷用于神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前来就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0±5)岁,分为传统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分别随机选取50例,传统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30例,联合治疗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治疗组采用单用皮肤外用除湿止痒软膏的方法,联合治疗组采用除湿止痒软膏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用.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皮肤症状、精神体征明显好于传统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性皮炎使用除湿止痒软膏结合复方甘草酸苷进行临床治疗,能明显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得到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共11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29例(52.73%),有效18例(32.73%),无效8例(14.55%),总有效率为85.46%;实验组显效32例(58.18%),有效20例(36.36%),无效3例(5.45%),总有效率为94.54%。通过两组的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皮炎、湿疹患者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呋喃西林清洗联合复方黄柏液及维生素B12注射液湿敷治疗外阴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外阴癌放射性皮炎患者77例,其中实验组41例,对照组36例.实验组给予呋喃西林清洗后使用黄柏液湿敷,最后使用维生素注射液B12湿敷治疗,对照组呋喃西林清洗后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湿敷.2周后分别评价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13例治愈,23例好转,5例无效;对照组5例治愈,17例好转,14例无效;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7%vs.61.1%,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接受较高剂量照射的病例中(40-50Gy或50-60Gy),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呋喃西林及维生素B12溶液治疗外阴放射性皮炎效果较好,尤其对于接受较高剂量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皮炎散复方制剂中阿魏酸、毛蕊花糖苷和哈巴俄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Xpuri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5%的甲酸溶液;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0~30 min,波长为330 nm,30~50 min,波长为278 nm;进样量:15μL;柱温:35℃。结果阿魏酸、毛蕊花糖苷和哈巴俄苷质量浓度分别在4.0~24.0、24.0~144.0和4.0~24.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阿魏酸、毛蕊花糖苷和哈巴俄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9.0%和97.0%,RSD分别为1.8%、1.2%和1.1%(n=6)。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皮炎散复方制剂中阿魏酸、毛蕊花糖苷和哈巴俄苷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