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2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303篇
耳鼻咽喉   96篇
儿科学   423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88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92篇
内科学   45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085篇
特种医学   4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3808篇
预防医学   695篇
眼科学   163篇
药学   1111篇
  12篇
中国医学   54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704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703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756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317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癫痫杂志》2020,(2):I0001-I0001
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分会(以下简称脑电图分会)是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建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成立于2008年,其专业范围涵盖了与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相关的各个学科,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小儿神经科、新生儿、重症监测、神经康复、精神科及基础神经科学研究等,是国内最大的脑电图专业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例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在60岁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肢体抖动、无力,休息后缓解。例1头颅MRA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抖动肢体对侧血管大脑中动脉M2段轻度狭窄,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中度狭窄,前交通动脉中度狭窄;例2头颈CTA显示抖动肢体对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约70%~80%,大脑中动脉M1段起始部闭塞。例1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到3次肢体抖动发作,未发现异常癫痫波。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均给予扩容治疗以提高大脑血流灌注,发作次数均减少,1个月后其中1例进展为脑卒中。结论 LS-TIA是TIA的一种罕见的发作形式,应注意与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相区别,尽早诊断及提高大脑血流灌注可以减少发作或减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光滑脑一例     
患儿 女,9个月。头不能抬,不会坐及翻身。足月顺产.出生时无异常。体检:双下肢肌张力高,足背屈角(双侧).快角100°.慢角35°.右侧腘窝角90°.左侧130°,内收肌角30°:双上肢肌张力高,肘不过中线.双手握拳时间较多:听反直差,坐不稳,拉起时头后滞,实验室检查:T3、T4增高。脑电图提示异常。染色体检查:核型46,XX基础G显带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慢波睡眠期有持续棘慢复合波放电癫痫(CSWS)是一种罕见的年龄依赖性癫痫综合征,发病率占儿童癫痫的0.5%,现将我们在临床中诊断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脑电图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以加深我们对该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朱新功 《右江医学》2006,34(1):57-57
2002年4月~2005年7月本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41例,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1例患者中,男30例,女11例,男/女接近3/1。年龄4~16岁,<7岁12例,≥7岁29例。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2.诊断依据以往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有本病流行地区旅居史,有本病患者接触史,近期出现发热,非化脓性腮腺肿痛伴咀嚼受限者伴或不伴舌下腺、颌下腺肿大,或单纯颌下腺、舌下腺肿大。同时合并下列2项或3项则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①颅内高压症状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②脑膜刺激征和(或)病理征…  相似文献   
17.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能监测麻醉药对大脑的抑制程度。但传统脑电图体积大、干扰因素多、操作、记录、分析复杂,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analysis,BIS)由于是包含了频率,振幅位相三种特性的EEG定量指标,认为它可以反映BEG信号的全部信息。本实验在异氟醚(ISO)麻醉下,应用双频谱分析技术,监测全麻病人手术切皮时的麻醉深度并评价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氟乙酰胺中毒2例的脑电图及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本组患儿2例,女,系姐妹,年龄2及12岁误服拌有氟乙酰胺的食物后感上腹不适,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不醒,其余家人有类似症状。经当地医院抢救,病情平稳后转入我院。查体: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呈浅昏迷状,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胆碱酯酶活力>13000U/L(速率法),心肌酶谱CK>25U/L。颅内CT未见明显异常,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既往史:患儿平素体健,生长发育良好,无脑病及头部外伤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否认传染病史。住院期间患儿均反复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角抽动、呕吐、四肢肌张力增…  相似文献   
19.
晕厥的病因是多样复杂的,本文重点阐述血管迷走性、心源性、脑源性晕厥的概念、发病机理、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提出动态脑电图这一辅助检查手段在临床、特别是在晕厥的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杨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78-1879
近年来,头痛型癫痫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越来越受到广大癫痫学者的重视,现已表明,头痛型癫痫是间脑的一种异常放电而产生的脑电图变化,该型癫痫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其病灶可能在下丘脑。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对癫痫的诊断、分类有了新的认识,这对癫痫的诊断、用药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100例小儿头痛型癫痫患儿的脑电图描记结果及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