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43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904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1篇
  6篇
中国医学   8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钢丝环固定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特殊部位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的包扎固定方法。方法试验组移植区边缘用钢丝环绕一周,缝合固定于皮肤上,并留置长线,皮片移植后将包扎敷料打包固定。对照组包扎敷料用胶带封包。结果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眼睑及唇部易活动部位白癜风,采用钢丝环固定包扎,术区护理方便,对正常生活影响小,其治疗效果与传统的包扎方法相比有效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钢丝环固定包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包扎固定方法,可以提高活动大的部位白癜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2.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合并白癜风的患者罕见,是否CTCL中的某些T细胞亚群能识别黑色素细胞的特异性表位从而引起白癜风,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确定在Sézary综合征(SS)患者色素减退皮肤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是否可检测到针对黑色素细胞分化抗原的T细胞。1例71岁女性SS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白癜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色素性皮肤活检标本HMB45和MelanA抗体染色阳性,而在色素减退性皮肤活检标本末观察到阳性染色。  相似文献   
83.
火针点刺治疗白癜风8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修猛刚  王大芬 《中国针灸》2005,25(4):251-251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火针点刺法治疗白癜风8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80例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8岁,平均2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其中单发型30例,多发型50例.  相似文献   
84.
谭利华 《陕西中医》2005,26(6):563-563
笔者近十年来,运用自拟消白丸,治疗颈部、四肢部及躯体部局部性白癜风5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新药白热斯Ⅱ号对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白热斯Ⅱ号(治疗组)和驱虫斑鸠菊丸(对照组)治疗白癜风疗效对比.结果白热斯Ⅱ号治疗白癜风有效率达90.7%,驱虫斑鸠菊丸有效率达76%.结论维吾尔医新药白热斯Ⅱ号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使用安全、简便,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白癜风胶囊1号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白癜风胶囊1号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处方中的当归、川芎、牡丹皮、补骨脂、赤芍五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观性好,可作为白癜风胶囊1号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8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51-154
目的:探讨退白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联合疗法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8表达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给予退白颗粒内服联合NB-UVB皮损局部照射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另选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健康对照组及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IL-2、IL-4、IL-18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退白颗粒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白癜风的有效率,进展期88.24%与稳定期61.54%、皮损面积5%87.10%与≥5%65.52%、病程1年87.50%与≥1年64.29%分别配对比较(P均0.05)。治疗前:进展期和稳定期患者、皮损面积5%和≥5%患者、病程1年和≥1年患者IFN-γ、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进展期高于稳定期、皮损面积≥5%高于5%、病程1年高于≥1年;IL-4、IL-18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进展期低于稳定期、皮损面积≥5%低于5%、病程1年低于≥1年。治疗后:进展期患者IFN-γ、IL-2和稳定期患者IFN-γ以及皮损面积5%和≥5%、病程1年和≥1年患者IFN-γ、IL-2水平均明显下调;进展期患者IL-4、IL-18和稳定期患者IL-4以及皮损面积5%和≥5%、病程1年和≥1年患者IL-4、IL-18水平均明显上调。结论:IFN-γ、IL-2、IL-4、IL-18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参与了寻常型白癜风的发病,中药退白颗粒联合NB-UVB可能通过调节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对该病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白癜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证据支持自身免疫性学说在白癜风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离不开遗传基因的控制.目前已找到的120个左右白癜风发病相关的基因主要分两类:黑素代谢相关基因和免疫相关基因.其中与白癜风发病关系较密切的自身免疫易感基因位点包括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造血特异性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PN22)、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UVRAG)、NLRP基因及新发现的CLEC2B基因等,本文就此热点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如何参与白癜风发病机制进行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0.
米新陵  华伟  李凡  严霞 《当代医师》2014,(12):1685-1686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本院39例白癜风患者(白癜风组)和5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ET-1及sIcAM-1的水平,分析白癜风患者稳定期和进展期血清中ET-1及sIcAM-1水平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白癜风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与进展期的ET-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组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 =2.401,P<0.05),进展期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t=2.034,P<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存在黏附异常,sICAM-1可能是病情活动的因素之一,其指标对判断病情是否活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