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43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904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1篇
  6篇
中国医学   8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崔玲 《医学信息》2002,15(4):236-237
白癜风是一种黑色素细胞缺失为特征的疾病 ,内服 8-甲氧补骨脂素、照紫外线 A(PUVA)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通过苯丙氨酸与假过氧化氢酶配合 PU VA治疗或者应用凯林 (血管扩张类药物 )与 UVA治疗 ,效果不理想。本文联合应用 :局部钙泊三醇软膏、 PU VA疗法观察疗效。材料和方法  2 1例患者 ,男性 10例 ,女性 11例。纳入标准 :患泛发型白癜风 12个月以上 ,并至少应用 PUVA疗法 6 0次效果不佳。排除标准 :节段性白癜风 ;肝肾功能损害高血钙症 ;有尿路结石病史 ;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疾病 ;光敏患者 ;白内障 ;高血压 ;怀孕 ;哺乳…  相似文献   
53.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和脾细胞介导羊红细胞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等观察了驱虫斑鸠菊对小鼠兔疫功能的作用。结果:驱虫斑鸠菊在体内外均可以明显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LPS刺激的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1);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的正常小鼠脾抗体细胞生成反应以及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都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上述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驱虫斑鸠菊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SIL-2R、TNF-α和外周血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法检测40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SIL-2R、TNF-α和外周血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白癜风在治疗前血清SIL-2R、TNF-α和外周血B细胞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CD3、CD4、CD4/CD8比值则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6个月,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调节异常.  相似文献   
55.
孩子身体上的细微变化总是牵动着父母的心,尤其是当孩子脸上突然多了一些白斑,家长更是坐立不安,担心影响孩子一辈子的颜值。白色糠疹便是一种常见的可以引起儿童脸上白斑的疾病。医生介绍,大多数家长紧张以为这是白癜风引起。其实这种白斑并不可怕,预后良好,不会在脸上留下后遗症,家长们切勿滥用药物,以免对孩子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医生同时提醒,秋冬季天气干燥,家长们要注意为白色糠疹患儿做好保湿和防晒工作,避免白斑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56.
黑素再生中药治疗白癜风39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自制黑素再生系列中药治疗白癜风患者 3 94例作为观察组 ,同时用白灵酊、白灵片治疗 2 2 8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各自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观察组3 94例 ,治愈 2 75例 ,显效 81例 ,有效 3 2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98.5% ;对照组 2 2 8例 ,治愈 9例 ,显效 3 0例 ,有效74例 ,无效 1 1 5例 ,总有效率 4 9.6%。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黑素再生系列中药内服方可通过宣通肺气、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恢复色素再生功能 ;局部外用有可能激活表皮细胞 ,促进色素合成和运转。临床应用疗效稳定 ,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汤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血虚风热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血虚风热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包括局部白斑、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42/4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6/45),对照组分别为77.78%(35/45)、8.89%(4/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局部白斑、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局部白斑、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MD...  相似文献   
58.
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涛  高天文  刘玉峰  李春英  孙林潮 《医学争鸣》2001,22(12):1147-1147
0 引言 白癜风患者免疫紊乱 ,黑素细胞 (melanocyte,MC)异体移植有可能不被排斥 ,治疗如成功将有很大临床前景 [1 ] .探索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后的效果很有意义 .1 病例报告 女 ,2 7岁 ,确诊白癜风 (稳定期 ) ,患者皮肤自幼出现色素脱失斑 ,逐渐增多扩大 . 1996年外用“敏白灵”,前2 mo有效 . 1999- 0 7外用补骨酯酊 ,日服 5 g· L- 1 硫酸铜 10m L和中药 1剂 ,转移因子 4m L ,sc,1· 2 d- 1 .皮损缩小 ,4mo后稳定 .用健康男青年环切的包皮培养 MC,第 4代大约80 %融合时 ,用 2 .5 g· L- 1 胰酶消化 5 min,加入含 2 0 0 g·L- 1小…  相似文献   
59.
白癜风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春英  高天文  李强  李志强  王秋枫 《医学争鸣》2001,22(24):2288-2293
目的:了解白癜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8例白癜风患的临床资料;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83例白癜风患血清中的抗黑素细胞IgG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5例白癜风患血清中的抗黑素细胞IgG抗体和IgM抗体;观察25例活动期白癜风血清对补体介导的黑素细胞损伤的作用。结果:①2008例白癜风患中,男女患之比为1.06,平均就诊年龄23.2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6例出生时即患病,头面及颈部为最易受累部位。临床分型以双侧型最多见,82.2%的患就诊时处于进展期,303例(15.0%)患伴发其他疾病,其中有110例(5.5%)合并晕痣,156例(7.8%)患有家族史,337例(16.4%)有明确的促发因素。②25例活动期白癜风患血清中有19例(76%)检出IgG型抗体,21例(84%)检出IgM型抗体,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白癜风患(35%,10%)和正常对照(10%,0)(P<0.01)。③25例活动期白癜风患血清9例(36%)出现对黑素细胞的明显细胞毒作用,正常人血清及对照的成纤维细胞未出现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白癜风可出生即患;自身抗体在白癜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白癜风治验     
白癜风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为“白癜”或“白驳风”。《诸病源候论》云:“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曰:“此症自面及颈项,肉色忽然变白,状类斑点,并不痒痛。若因循日久,甚延及遍身。”1 发病原因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感风邪,搏于肌肤,致气血失和所致。风邪乘虚入侵,或者跌扑损伤,皆可导致气血不和,瘀血阻络,肌肤失之濡煦或滋养,酿成皮肤色素脱失而致白斑。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基本病变是表皮黑素细胞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因表皮黑素细胞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