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5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578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57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774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1163篇
内科学   1447篇
皮肤病学   396篇
神经病学   312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1篇
综合类   3562篇
预防医学   546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569篇
  31篇
中国医学   1335篇
肿瘤学   44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749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774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白介素(I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DEACMP患者治疗前、后血中IL-2、4、6的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和30例急性CO中毒(ACMP)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DEACMP组治疗后血中IL-2、4、6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但仍显著低于ACMP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2)ACMP组血IL-2、4、6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结论 DEACMP的发生与神经免疫病理损伤有关,血中IL-2、4、6的水平可以反映DEACMP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2.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炎症,在EAE的发病中,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白介素-12(IL-12)家族由IL-12和最近发现的白介素-23(IL-23)、白介素-27(IL-27)组成,是一类结构相似、具有共价结合的杂化双链的细胞因子,在细胞免疫尤其是Th1型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合论述了IL-12家族各成员与EAE的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各因子在EA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DBB -22B透析机是日本日机装株式会社新产品 ,该机内部功能的控制回路均采用微机控制。它具有高精度的超滤定量控制系统 ;钠注入机构 ;OK监视器。设有血液负压、漏血、汽泡检测等报警。具有各种自检功能 ,能进行重碳酸盐、醋酸盐和钠溶液的三液透析。该机在使用中出现几例报警故障 ,现介绍如下 :故障现象1水压报警 ,透析液流量显示为零。血泵不转。分析及排除该机供水是靠水处理机自动供给 ,水压为0.05MPa以下时 ,即发生报警。首先检查供水压力表显示正常 ,再检查机器进水电磁阀SV1没有开启 ,测电磁阀线圈电压零伏。该电磁阀工作电压为…  相似文献   
44.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利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获得的无免疫活性IL-2实查体仍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表明IL—2分子上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位点是相互独立的。纳洛酮能够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不能影响IL—2增殖CTLL-2细胞的作用,提示IL-2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突变为Val后,虽仍保留了免疫活性,但丧失了镇痛功能,表示45位Tyr残基是IL—2发挥中枢镇痛功能的关键残基之一。我们推测IL—2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在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初步探讨有自发淋巴转移特性的肝癌细胞对淋巴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弗氏不完全佐剂诱导Balb/c小鼠腹腔良性淋巴管瘤,分离瘤体消化法体外培养淋巴内皮细胞;H22细胞接种Balb/c小鼠腹腔,收集腹水制成H22条件培养液,观察其对淋巴内皮细胞生长和表达flt-4、c-fos、PCNA的影响。结果:小鼠淋巴管瘤来源的淋巴内皮细胞可成单层贴壁培养,在内皮细胞完全培养液和H22条件培养液作用下可增殖达到或接近铺满状态,并阳性表达flt-4、c-fos、PCNA,普通培养液不能支持细胞生长,flt-4等染色为阴性:结论:淋巴内皮细胞增殖可能是癌细胞淋巴路转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6.
膀胱癌抗原、核基质蛋白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权  赵雪梅 《检验医学》2004,19(3):191-193
目的评价膀胱癌抗原(BTA)、核基质蛋白(NMP22)在诊断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泌尿道疾病患者和膀胱癌患者尿中BTA、NMP22的浓度,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利用ROC曲线,评价BTA、NMP22在诊断时的价值.结果膀胱癌患者的BTA、NMP22含量与非膀胱癌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当BTA的临床判断值为12.4 ng/ml时,诊断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83.2%;当NMP22的临床判断值为11.2 U/L时,诊断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3.3%.两指标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NMP22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优于BTA,BTA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相关.结论尿中BTA、NMP22检测可用于膀胱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7.
48.
本文报道白介素-2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水、恶性腹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治疗观察。采用双盲对照50例。其中白介素-2腔内灌注23例,腔内化疗27例。两组经治疗,白介素-2腔内灌注胸腔、腹腔、心包腔有效率分别为85.7%、62.5%、100%。腔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7.1%、37.5%、60%。三种部位P值均<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两对照组总有效率:白介素-2组为78.3%,化疗组为51.5%。P<0.0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9.
5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3检测和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9):16-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