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科自1999—08以来,利用射频五官治疗仪,治疗各种增殖性疾病,取得了显的疗效。其中,包括智齿冠周龈瓣增生7例,面部及四肢皮肤赘生物4例,口腔粘液腺囊肿3例,舌尖乳头状瘤2例,牙龈增生性瘤1例,鼻息肉6例。结果23例治疗后全部显效,其中,治愈21例,占91.3%,显效2例,占8.7%。  相似文献   
52.
钙离子拮抗剂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但该类药物可以导致部分病人牙龈增生。该文分别从组织病理、组织代谢、药物浓度、牙龈上皮凋亡以及遗传免疫学等角度对钙离子拮抗剂导致牙龈增生的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环孢素致牙龈增生的关系。方法:随访我院泌尿外科肾移植术后病人服用环孢素A269例分组:167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A绀),不服用钙离子拮抗剂102例(B组),比较2组间牙龈增生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牙龈增生患病率34.13%,B组14.7%,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fP〈0.01).并且A组患者中严重牙龈增生的患病率19.3%也显著高丁B组6.67%(P〈0.05)。B组平均龈增生指数(HI)值为1.4%,A组平均HI值为10%,两者间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和环孢素患者牙龈增生的患病率及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4.
<正>患者,男,83岁。患有高血压病、脑梗死、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平时服用的药物有:口服降压0号1片、1次/d,拜糖平50 mg、3次/d,血塞通50 mg、3次/d,拜阿司匹林0.1 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50 mg、1次/d,皮下注射诺和灵50 R、早晨24 U、下午18 U。1年前停服降压0号,改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次/d,3个月后出现刷牙后牙龈出血。检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无异常,全口牙龈充血肿大,诊断为牙龈增生。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氯己定含漱剂漱口,碘甘油外用,效果不佳,考虑是非洛地平引起的药物性牙龈增生。停服非洛地平10 d后出血停止,3个月后查牙龈增生消失。患者,女,50岁。患有高血压病2年,曾给予开普特、依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未停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情况下,将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辅助用药;对照组20例,单纯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月、3月、6月时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疗效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硝苯地平致牙龈增生(DGO)患者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I型胶原分泌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牙龈增生(GO)指数患者行龈切术,收集增生牙龈组织.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DGO-HGFs,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μg/ml、3μg/ml、6μg/ml、9μg/ml)大蒜素,作用72h后取细胞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Ⅰ型胶原及TGF-β1的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大蒜素可使不同增生程度DGO-HGFs细胞上清液中I型胶原(P〈0.05)和TGF-β1含量降低(P〈0.05),且大蒜素作用浓度越高、牙龈增生程度越重,两者含量降低越显著.结论 大蒜素可抑制DGO-HGFs I型胶原分泌,此抑制作用与牙龈增生程度、药物浓度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7.
<正>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DGO)是指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及体积增大。引起牙龈增生及体积增大的药物主要有抗癫痫药、钙通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34亿,其中接受药物治疗者约50%使用钙通道阻滞剂[1]。据报道钙通道阻滞剂中导致牙龈增生的发病率不同,硝苯地平(0.15%~83%)、硫氮卓酮21%、维拉帕米4%、氨氯地平31.3%[2]。增生的牙龈组  相似文献   
58.
钙拮抗剂对环孢素A所致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钙拮抗剂对环孢素A(CsA)所致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协同作用.方法 130例服用CsA的肾移植受者,根据术后是否联合使用钙拮抗剂,分为钙拮抗剂组和未使用钙拮抗剂(对照组),记录和分析两组受者的年龄、性别、牙周指数、牙龈增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服用CsA的时间和剂量、血CsA浓度及血清肌酐等临床指标,并对牙龈增生者与牙龈未增生者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使用不同钙拮抗剂者牙龈增生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钙拮抗剂组牙龈增生发生率为60%(44/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22/57,P<0.05);钙拮抗剂组轻度牙龈增生受者的比例为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P<0.05);两组发生中、重度牙龈增生受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中,牙龈增生者的牙龈菌斑指数和乳头出血指数均显著高于牙龈未增生者(P<0.05),牙龈菌斑指数和乳头出血指数与牙龈增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联合使用硝苯地平的受者,其牙龈增生发生率(77%)高于使用氨氯地平(57%)和非洛地平(50%)的受者.结论 联合使用钙拮抗剂对CsA所致药物性牙龈增生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服用CsA的肾移植受者应避免使用硝苯地平以防止可能发生的牙龈增生.  相似文献   
59.
张本婷 《中外医疗》2016,(15):89-90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医院诊治的牙龈增生患者8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进行治疗。把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每组经过各自方法治疗后,采用传统牙龈切除术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在有效率方面远远低于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的实验组的有效率(95%)。同时,在患者满意度的方面,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P<0.05)。结论在临床上,牙龈增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口腔疾病,通常情况都是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对牙龈增生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有很高的治疗效率,并且效果明显,安全还可靠,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60.
硝苯哟啶诱导牙龈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苯吡啶 (nifedipine ,NIF)是一种有效的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据国外文献报道 ,服用NIF导致牙龈增生的发病率为 15%~ 85% ,国内报道为2 0 .8%。主要表现为上、下颌前牙牙龈明显增生 ,轻者影响美观 ,重者影响功能 ,妨碍咀嚼、挤压牙齿移位及牙槽骨吸收等 ,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但从Ramon[1] ( 1984 )首次报道此类病例以来 ,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假设 ,综述如下。1 组织病理方面光镜下 ,龈增生组织有以下特点 :上皮表层轻度到中度过角化 ,棘细胞层明显增厚 ,长皮钉突呈管状伸长 ,几乎垂直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