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7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2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709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680篇
药学   228篇
  1篇
中国医学   438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接触史:有与病畜或其皮毛的密切接触史。2.临床表现:皮肤炭疽的焦痂溃疡,肺炭疽的出血性肺炎,出血性肺炎,肠炭疽的出血性肠炎,败血症的严重全身毒血  相似文献   
92.
付校楠 《眼科新进展》2013,33(4):393-396
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能够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内脂褐素的含量与分布,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及代谢情况.观察视网膜疾病不同时期FAF的分布情况及其强度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观察疗效及评价疾病预后.本文对FAF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部分视网膜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44-47
目的:通过对共焦激光显微镜下不同真菌菌丝形态分析总结,为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并为进一步共焦激光显微镜下菌属菌种鉴定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共焦激光显微镜下查到菌丝的7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共焦显微镜下不同时期和不同患者的各种菌丝形态,总结其特点。结果:不同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在共焦显微镜下菌丝形态表现多样,感染早期菌丝数量少,不易查到,需要仔细观察。活动期菌丝量较多,排列密集,不同菌种形态不同,有呈水平分布,长线状、竹节样高反光,有节段或分支,有呈簇状垂直或斜行分布,分支较多、较细;菌丝旁也可见小点状、圆珠状、短棒状等真菌孢子样形态,呈高反光,也有呈低反光表现,共48例48眼。使用过抗真菌药物的部分病例可见断裂的菌丝节段、肿胀菌丝,有的菌丝变得僵直,有的形态奇特,粗细不一。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复查的2例显示菌丝减少或仅存少量节段,3例已查不到菌丝,病灶区上皮层完全修复,基质层纤维化瘢痕形成,呈高反光。结论:共焦激光显微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一项有效手段,并能判断病情转归及指导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角膜共焦显微镜(CCM)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小纤维病变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57例, 为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男性37例、女性20例, 年龄24~80(52±11)岁。健康对照组30名, 男性21名、女性9名, 年龄23~76(55±13)岁。采用CCM量化分析角膜神经纤维的角膜神经纤维长度(NFL), 神经分支密度(NBD), 神经纤维密度(NFD), 神经纤维弯曲度(NFT), 并同时进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 皮肤交感反射(SSR)等检查。计量资料用xˉ±s或M(Q1, Q3)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组间比较用t检验, 偏态分布计量资料可用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 计数资料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计量资料相关分析用简单相关分析。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组角膜NFL、NFD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2.2±4.4)mm/mm2比(15.1±4.5)mm/mm2, P=0.028;(50.8±24.0)个/mm...  相似文献   
95.
探讨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及浸润免疫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定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B7-H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胃癌患者PBMC亚群(CD3+T细胞、CD19+B细胞、CD14+单核细胞及粒细胞)中B7-H4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B7-H4在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B7-H4在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并主要定位于胃癌细胞的细胞膜,特别是在Ki67+高度增殖的胃癌细胞中B7-H4呈高表达,且B7-H4在CD34+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高表达;B7-H4在浸润CD19+B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中呈高表达;而在胃癌浸润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57+NK细胞中呈弱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B7-H4在胃癌患者外周血浸润CD19+B细胞及粒细胞中呈阳性表达,而在浸润CD3+T细胞及CD14+单核细胞中呈弱表达。本研究结果提示B7-H4在胃癌组织中可表达于肿瘤细胞和部分浸润免疫细胞,并可通过其介导的信号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检测B7-H4的表达可作为潜在的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6.
Inhibition of mouse hepatocyte apoptosis via anti-Fas ribozym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ti-Fas ribozyme on Fas expression and apoptosis in primary cultured mouse hepatocytes. METHODS: Mouse hepatocytes were isolated by using collagenase irrigation. A hammerhead ribozyme targeting the Fas mRNA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mouse hepatocytes via Effectene. Then Fas expression in mouse hepatocytes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anti-Fas antibody (JO2), hepatocytes viability was measured with MTT assay. Caspase-3 proteolytic activity was detected, and cell apoptosis was measured according to Annexin V-FITC apoptosis detection kit. RESULTS: Fas expressed in primary mouse hepatocytes. Fas expression in hepatocytes transfected with anti-Fas ribozyme was decreased remarkably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resistance to Fas-mediated apoptosis 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caspase-3 proteolytic activity. CONCLUSION: Anti-Fas ribozyme can remarkably decrease the Fas expression in mouse hepatocytes, thus inhibit Fas-mediated apoptosis in hepatocytes. It is suggested that anti-Fas ribozyme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of transplanted hepatocytes to apoptosis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transplanted hepatocytes.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李东垣运用滋肾丸治疗小便淋闭的经验,了解滋肾丸处方谴药之内涵。方法:通过对李东垣运用滋肾丸治疗便淋闭案例之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角度出发,结合药物性味、功用特点,分析李东垣滋肾丸方药主治病症特点。结果:滋肾丸所治疗的小便淋闭其病因病机为:"奉养太过、膏粱积热"导致"热结下焦,耗伤肾精肾气,气化失司"。结论:依据"谨守病机,治病求本"的中医治疗理论,滋肾丸对"热邪结聚日久,耗伤肾精肾气,下焦气化不利"为内在病机诸多病症应有较高的治疗价值。亦加强李东垣药物性味理论的了解、加深对"阴阳互根互用"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98.
目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动态观察一株女性阴道来源卷曲乳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方法:使用体外盖玻片生物膜培养法,培养阴道来源卷曲乳杆菌的生物膜,在培养2、4、8、12、16、20、24、48、72、96、120 h后取出盖玻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蛋白A(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conjugatedconcanavalin A,FITC-conA)和碘化丙啶( andpropidium,PI)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观察卷曲乳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与特点. 结果:获得生物膜形成过程不同时间点的CLSM图像,观察到卷曲乳杆菌在4 h即开始有散在的细菌黏附于盖玻片上,为可逆吸附期;8~20 h细菌黏附量逐渐增加,进入不可逆吸附期,20 h细菌聚集成团,生物膜初步形成;24~48 h形成大片的生物膜菌落,细菌镶嵌在大量多糖基质中,结构紧密,形态稳定,生物膜成熟;72 h后生物膜菌落开始解聚. 培养20 h乳杆菌生物膜密度为42. 7 × 10 -3 ± 6. 83 × 10 -3 ,24 h上升为102.5 ×10 -3 ±23.14 ×10 -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培养24 h乳杆菌生物膜形成. 结论:该株阴道来源卷曲乳杆菌在体外可形成生物膜,24 h可形成成熟的生物膜,72 h生物膜开始解聚再定植.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配戴不同时间软性接触镜( SCL)后对患者角膜组织的病理变化。
  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分别检查中低度近视SCL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戴镜1,3,5,8,10a以上的中央角膜和周边角膜的变化。
  结果:戴镜5 a后SCL组中央角膜基底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上皮层可见微小囊泡及类似角膜营养不良的角膜小滴,上皮下Langerhans细胞密度及神经纤维曲折度大于对照组( P<0.05)。 SCL组中央角膜浅基质层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基质层中白色点状物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SCL组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明显,但两组内皮细胞密度无差异( P>0.05)。 SCL组中央角膜上皮层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SCL引起角膜组织的改变随戴镜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且这种改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角膜屈光不同术式后基底膜下神经恢复情况。
  方法: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术后1 mo 的 LASEK 12眼、LASIK 12眼、FLEx 12眼、SMILE 12眼,并对部分其它术后时段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术后1 mo SMILE组基底膜下神经均未见明显破坏,走行规律,完整,切口处被切断神经对合良好;LASEK, LASIK和FLEx基底膜下神经仍现不同程度损害,其它时段眼显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交通支。
  结论:SMILE手术对基底膜下神经影响小,相对于其他几种角膜屈光手术,在术后神经恢复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