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7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377篇
耳鼻咽喉   232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501篇
口腔科学   362篇
临床医学   2410篇
内科学   597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692篇
特种医学   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369篇
综合类   4578篇
预防医学   932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1607篇
  38篇
中国医学   775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692篇
  2012年   821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862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899篇
  2007年   830篇
  2006年   845篇
  2005年   860篇
  2004年   772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观测50例(男35,女15)旋髂深动脉的起点,起端口径及与股外侧皮神经的关系,为解剖学和临床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2.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中国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B组(心脏不停跳组,血温34℃),C组(温血心脏麻痹液组,血温34℃),D组(冷血心脏麻痹液组,血温4℃)。采用离体兔心左室做功模型,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稀释血液或血停搏液60min。比较观察心功能、冠脉排出液心肌酶谱、心肌组织乳酸、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B组心功能恢复、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显著优于C组和D组,C组优于D组;B组心肌酶漏出、乳酸生成量、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心肌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低于C组和D组,C组低于D组。结论:常温氧合血逆灌心脏不停跳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与其减轻自由基损伤,较好地保持细胞内外Ca^2 平衡,减轻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细胞膜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3.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冰帽加双侧颈动脉区冰敷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探讨最佳治疗时机。方法 1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 ;治疗组中 46例在发病 3小时内治疗 ,41例在发病 3小时后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中发病 3小时内与发病 3小时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神经功能改善 (P <0 0 5 ) ,生存率及恢复良好率提高 (P <0 0 5 )。发病 3小时内开始治疗者优于 3小时后开始者 (P <0 0 5 )。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有效减轻急性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最佳治疗时机在发病 3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94.
亚低温在治疗急性颅脑创伤中的疗效和争议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二十世纪90年代初,国内外对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有了新认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亚低温对实验性颅脑外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保护作用。大多数前瞻性临床应用研究发现30~33℃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死残率。但美国Clifton教授牵头的9个医学中心合作研究发现亚低温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仅能显著提高GCS 6~8分、年龄<45岁、伤后6h内达到亚低温水平的病人的治疗效果。最近一项欧州5家医院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兴奋,他们研究证明亚低温对心跳骤停脑缺血缺氧病人有显著治疗保护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亚低温治疗的争议焦点是亚低温治疗的指征、时间窗和时程。  相似文献   
95.
程友  黄金中  李景红  杜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3992-3994,i003
目的:观察冻存复苏过程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对冻存1周组、1个月组、3个月组和新鲜制备组的软骨细胞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甲苯胺蓝异染和Ⅱ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并测定”S-Na2SO4掺入量以观察对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合成量的影响,在细胞表型和功能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软骨细胞的生长过程、特殊染色无明显差别,蛋白多糖合成量(^35S-Na2SO4掺入量)测定值为(3.2&;#177;0.24)&;#215;10^3dpm/ug DNA,统计分析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6,P&;gt;0.05)。各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F=2.1.P&;gt;0.05)。结论:冻存复苏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保持了其生物特性,且冻存时间长短对冻存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6.
低温高湿作业对女工月经机能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低温、高湿作业环境对操作女工月经机能的影响,我们对大连市水产行业部分女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月经异常患病率中除周期异常外,经期延长、经量过多,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X~2检验,二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从RR值(1.64 1.82)可以看出:低温、高湿作业与女工白带增多,经前紧张症有较强的关联,X~2检验两组间差异也非常显著。调查结果提示:低温、高湿作业对女工月经机能确有一定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7.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因其病因复杂,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的劳动和生活。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显微外科技术提高,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采用五种显得手术治治疗,诸如带血管蒂、肌肉蒂的骨瓣及骨膜移植等。我院采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后严格管理,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推迟负重时间、定期复查,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8.
创伤病人围术期低温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保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以达到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在创伤或麻醉状态下体温可随环境温度而改变。麻醉削弱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在全麻药物或区域阻滞麻醉下,肌肉震颤受抑制,不能由此产生热量。同时,血管收缩反应也被挥发性麻醉剂的舒张血管作用而减弱,致使体热丢失,导致低温。目前临床医务人员对围术期低温的危害性尚认识不足,体温监测也常被忽视。所以重视创伤病人围术期体温监测和预防低温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麻醉质量,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
亚低温配合自由基清除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低温与自由基清除剂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3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治疗组1:46例采用亚低温治疗;治疗组2:46例给予亚低温配合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分别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P<0.01),降低NDS(P<0.05)和血乳酸水平(P<0.01),亚低温配合自由基清除剂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P<0.01),降低NDS(P<0.01)和血乳酸水平(P<0.01),并能显著降低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1 VS对照组);结论亚低温配合自由基清除剂辅助脑梗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
人类回归原始、崇尚最自然生活可说是乐活的极致表现,这股风潮近年来从纽约兴起,并盛行欧洲大陆,许多走在时代尖端的模特儿、好莱坞明星推崇的新健康美容饮食法——低温饮食调理法(Raw food),正是回归原本的最佳乐活方式。藉由低温饮食调理法不但可以让爱美的女性肌肤保持美丽、轻轻甩掉身上的赘肉,更可增强免疫力让病痛远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