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6篇
  免费   2130篇
  国内免费   662篇
耳鼻咽喉   246篇
儿科学   285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1315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4609篇
内科学   1749篇
皮肤病学   579篇
神经病学   274篇
特种医学   1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778篇
综合类   6567篇
预防医学   684篇
眼科学   229篇
药学   2084篇
  18篇
中国医学   500篇
肿瘤学   6198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58篇
  2022年   566篇
  2021年   677篇
  2020年   598篇
  2019年   628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672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1027篇
  2012年   1468篇
  2011年   1514篇
  2010年   1464篇
  2009年   1457篇
  2008年   1471篇
  2007年   1500篇
  2006年   1356篇
  2005年   1305篇
  2004年   1133篇
  2003年   1133篇
  2002年   1060篇
  2001年   921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624篇
  1998年   510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33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淋巴瘤致膀胱回肠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4岁。因下腹部胀痛1月余,小便带粪渣20d入住我院泌尿外科。病程中解小便困难,为点滴状,无发热、腰痛、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体格检查:T37℃,P70次/分,R19次/分,BP130/80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见手术瘢痕,脐下膀胱区轻压痛,双侧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外阴正常。直肠指检:未触及结节,指套无血染。妇检: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①血常规:WBC11.25×109/L,中性粒细胞81.3%,单核细胞8.2%,淋巴细胞10.1%。②血生化正常。③膀胱镜检示:膀胱充血,未见新生物及结石,…  相似文献   
22.
眼科学纵览     
视力受限,表现为孤立性动眼神经麻痹的HIV相关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放射学及尸检观察:1例报道和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2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因右上肢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半年入院。半年前右上肢出现约1分硬币大小红色斑块,未经治疗后增长迅速并向体表隆起,于周围出现新的红斑区,2个月前于外院穿刺未见肿瘤细胞。病程中无明显疼痛、发热。检查:一般状况可,全身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4.
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经B超、X线、CT、细胞学及病理学或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54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8岁,其中肺癌9例,胃癌5例,结肠癌13例,直肠癌7例,膀胱癌3例,胰腺癌2例,转移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鼻咽癌多发转移3例,卵巢癌  相似文献   
25.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 cell lymphoma,SPTCL)是一种少见的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且与脂膜炎相似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我科诊治1例SPTCL,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全身反复发生红斑、结节、溃疡而无痛痒1年、发热1个月入院。患者  相似文献   
26.
STAT蛋白异常活化与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7.
淋巴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且散发于门诊,容易造成漏诊与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者,需要和慢性淋巴炎、淋巴结核等鉴别,因为淋巴瘤能够早期发现和确诊,及时正确的治疗,尚可获得较满意的远期疗效。本文9例老年早期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颌下、面、颈部淋巴瘤,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8.
患者 女,41岁。自2004年4月无明显诱因渐起写字不灵活,右侧肢体持续性麻木乏力,行腰穿未见异常,MRI示左丘脑异常信号和两侧脑室前角旁小片状陈旧病灶,考虑多发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经胃镜检查及活检有13例,其中仅6例(46.2%)确诊。予以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4例,全胃切除术2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患者在术后行辅助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1例放疗。8例(50.0%)获得5—20年的随访,其中6例存活5年,1例存活16年,另1例存活20年。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0.
富玲  王晓敏 《新疆医学》2006,36(4):43-44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药物,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的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一效应线性关系,给予较大的剂量会产生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剂量偏低会严重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治愈率。因此由于其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现将我院十年来恶性淋巴瘤应用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