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78篇
  免费   175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25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116篇
内科学   1832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5235篇
预防医学   1076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221篇
  14篇
中国医学   873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1093篇
  2013年   1080篇
  2012年   1511篇
  2011年   1710篇
  2010年   1559篇
  2009年   1626篇
  2008年   1958篇
  2007年   1777篇
  2006年   1763篇
  2005年   1825篇
  2004年   1456篇
  2003年   1164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赵志荣  姚为玲 《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1091-1094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的特征,为改善传染病预警系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马鞍山市自动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息与响应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市2011-2012年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1 579条,预警病种数12种,疑似事件67条,确认暴发20条。预警信息数季节分布呈现3个峰,分别为4~6月、9月和11月。预警信息涉及的主要病种分别是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痢疾,占总数的98.80%。预警系统灵敏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1.27%,特异度为85.03%。预警信息数、暴发阳性率及24 h内响应率均以花山区最高,含山县最低。结论马鞍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转正常,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减少错误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992.
新发传染病(Emerging/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的定义尚未完全明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9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IOM)提出的“新的、刚出现的或呈现抗药性的传染病,其在人群中的发生在过去20年中不断增加或者有迹象表明在将来其发病有增加的可能”[1].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纳入其中.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新发传染病40余种,在我国陆续发现的有20余种[2,3,4],为大众所熟知的艾滋病、SARS、H7N9和H1N1流感均属于新发传染病的范围.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国际上原有传染病死灰复燃,新发传染病层出不穷,各种烈性传染病暴发不断,与我国接壤的周边国家疫情更是严峻复杂。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科技飞速发展、交通快速便捷,使得传染病的跨境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经贸和旅游大国,对外联系与合作的国家不断增加,举办的大型活动和赛事越来越多。国家对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探索,将进一步增加疾病传入传出的风险。传染病跨境传播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战时传染病伤病员救治的要求,分析野战传染病医疗所医护作业需求,设计并研制“野战传染病医疗所医护作业系统”,包括2个分系统,共14个软件模块和4类硬件设备,通过实兵演习应用,有效提高了野战传染病医疗所伤病员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995.
生命的曙光     
艾滋病是波及全球、威胁全人类的严重传染病。这种疯狂复制的病毒已击中了占人类60亿,人口总数1%的庞大人群。我国现有HIV感染者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世界第14位,其中艾滋病病人8万多人。  相似文献   
996.
近些年来,传染病的预防和防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掌握传染病相关的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健康教育的开展,成功的帮助社会公众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传染病传播的途径,提高了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为国家的医疗健康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7.
传染病防控工作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中的重点,尤其是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的作用,对传染病相关知识、防控措施、常见的误区进行探讨强有力的宣传。认识到目前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尚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并制定出相关的应对之策,来完善各项工作,预防传染病大范围的传播和,保证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2012年吉林省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吉林省2012年上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吉林省9市(州)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发病率325.30/10万,与2011年比下降10.32%。甲、乙类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占总数的34.4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总数的54.79%。报告发病率性别比1.59∶1。10岁以下人群中,6岁以下各年龄组发病率在1 000/10万以上;10岁以上人群中,60~85岁以下各年龄组发病率在300/10万以上。农民所占比例32.06%。结论 2012年吉林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2011年下降,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居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6岁以下、60~85岁组发病率较高。农民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比分析西咪替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4月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76例,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和利巴韦林组各38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西咪替丁组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20 mg·kg-1·d-1,1次/d+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1·d-1+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3、7 d后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患儿各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3 d后,西咪替丁组治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58%;利巴韦林组治愈11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3.1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4,P0.05)。治疗7d后,西咪替丁组治愈2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1%;利巴韦林组治愈16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4,P0.05)。西咪替丁组退热、疼痛消失、肿胀消失、尿淀粉酶恢复时间[(2.3±0.8)、(2.6±1.2)、(4.6±1.4)、(5.6±0.8)d]均低于利巴韦林组[(3.1±1.1)、(3.3±1.7)、(5.8±0.9)、(6.2±1.4)d](t=3.626、2.074、4.445、2.294,均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临床症状消失快,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传染性疾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长春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07-2011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该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0.40%(15 386/3 852 327),不同年份间传染病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3,P<0.01)。其中14~45岁组报告病例比率(占46.70%)居首位,传染病传播途径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60.68%),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33.06%)。不同月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60,P<0.01),连续5年4月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0.53%)居首位,其次为12月份(0.51%)、5月份(0.48%)等;上报的传染病病种构成居前5位的依次为病毒性肝炎(42.82%)、水痘(20.06%)、梅毒(16.96%)、风疹(5.41%)和肺结核(3.75%)。结论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点,应加大管理力度,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