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46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们2008年以来应用新砭镰在治疗青少年近视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患者60例(120只眼),年龄6~18岁;其中男36例,女24例;病程最长4年,最短1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通过散瞳验光后确诊为近视。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北京海奥思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由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和刮痧专业委员会监制,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01278663.2)新型复合砭具新砭镰。操作手法:①患者仰位,术者手持砭镰用砭镰大头  相似文献   
10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0a。因双眼视力下降0.5a于1998年8月2日就诊。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0.3,眼前节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无异常,小瞳孔检影:右眼-2.50DS,左眼-3.00DS。诊断:双眼屈光不正。给10g·L-1阿托品眼液滴眼,3d后验光,每日3次,每次1滴,滴完用棉球压迫双眼内眦部,第1次用药后0.5h,患者出现兴奋、烦躁、澹语、幻视、惊厥。急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体温37℃,血压16/11kPa,面部皮肤潮红,双肺(-),心率120次·min-1,律齐,未闻及病理杂音,未引出病理反射,双侧瞳孔6mm。诊断:阿托品中毒。给安定15mg,速尿40mg静推,…  相似文献   
103.
宋媛  王秋美 《现代保健》2009,(29):44-44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与愈后。方法对收治的56例前房积血患者按性别、眼别、年龄、致伤物及致伤原因进行分类,在有针对性治疗后,对其愈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挫伤性前房积血愈后较差,致盲率较高。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在治疗上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应视伤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4.
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首次筛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007年7月我院及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对158例未成熟儿进行首次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由于未成熟儿的全身及眼部结构、功能特殊,生命力弱,需要药物散瞳进行眼底检查,检查中可能因压迫眼球导致眼-心反射、呕吐、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以及未成熟儿眼底发育的特点,有必要在筛查中,对ROP的鉴别诊断及操作的某些具体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1对象与方法2005年5月~2007年7月福建省立医院及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对留医或门诊的出生胎龄小于38周的未成熟儿(患有严重疾病的筛查范围适当扩大)158例进行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首次筛查。其中男120…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4年4月~2005年1月收治的20例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散瞳是局部治疗的关键措施.治疗过程中应作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教会病人点眼是关键.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有利于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6.
焦新立 《天津护理》1999,7(5):184-185
本文对在眼科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造成散瞳剂误滴差错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从主观到客观做了详尽的分析,并阐述相应的预防措施。指出从主观上做到对病人病情了解,做好查对制度,工作全面系统化是杜绝此类差错发生的根本。总结了散瞳剂误滴后的急救护理,强调心理支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张新霞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4):263-264,267
目的:研究三色光闪烁弱视治疗仪联合散瞳验光配镜及间断遮盖在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05~2018-07我院弱视患儿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采用散瞳验光配镜及间断遮盖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色光闪烁弱视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矫正视力水平及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9.70%(34/43)(P0.05)。治疗6mo后,两组矫正视力水平、波幅、潜伏期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矫正视力水平及波幅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色光闪烁弱视治疗仪联合散瞳验光配镜及间断遮盖治疗弱视患儿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儿视觉功能,提高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散瞳前后V4c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患者拱高、前房深度(ACD)及前房角(ACA)的变化,探讨V4c ICL植入术的效果及术后患者散瞳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 选取2018年2─9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V4c 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31例(62)眼,在术前及 术后6个月时,分别测量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屈光度。在术后6个月时,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散瞳前后的拱高、ACD及ACA。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 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UCVA(LogMAR)分别为1.61±0.14、0.1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844,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BCVA(LogMAR)分别为0.02±0.05、0.01±0.03,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29,P<0.001)。散瞳前后拱高分别为(465±123)μm、(515±135)μm(t=-8.704, P<0.001),散瞳前后ACD分别为(2 966±83)μm、(3 009±89)μm(t=-9.899,P<0.001),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散瞳后3点位及9点位的ACA较散瞳前明显变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06, P<0.001;t=-15.163,P<0.001;)。结论:V4c ICL植入术是矫正近视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散瞳会使拱高升高及ACD加深,同时ACA宽度增加,术后6个月时对V4c ICL植入患者执行术后散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9.
每到寒暑假,各医院都会迎来“配镜高峰”.在儿童眼部筛查和屈光不正诊断中,散瞳验光很常见,有关散瞳验光的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为什么要散瞳验光?快速散瞳和慢速散瞳有什么区别?使用散瞳药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