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1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91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30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15篇
内科学   304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3673篇
预防医学   359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62篇
  15篇
中国医学   109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621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1297篇
  2013年   1432篇
  2012年   1843篇
  2011年   1993篇
  2010年   1401篇
  2009年   1094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病例1周内痊愈,少数病例累及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继而发展为重症,重症病例在病程5d内可出现脑干脑炎、循环衰竭和肺水肿,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重钢总医院在2013年4月-2014年9月手足口病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以利巴韦林展开治疗,观察组以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展开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口腔疱疹及皮疹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3.
陈国秀  林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74-3374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2008-07- 2010-12南平市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61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61例患儿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加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4.
2012年1~3月,广东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1600多例,其中重症病例90例,死亡1例。疾控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病例数将会呈增加趋势,预计在盛夏达到高峰。那么,何为手足口病,如何判断、如何预防,又该如何诊治呢?在此,我刊将对其做详尽的描述,让家长对其有个全面了解,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的困扰。  相似文献   
85.
尹艳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79-380
目的近几年手足口病每年都有流行。方法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也各有所异。结果本文主要从治病机制来介绍几种临床应用的药物。有助于临床药物的合理选用。结论防止其大规模爆发流行,把病发症和病死率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86.
自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者674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74例中,男364例,女310例.病程5~7 d,最长9 d.发病年龄:0~1岁(含1岁),42例(占6.23%);1~2岁(含2岁),114例(占16.91%);2~3岁(含3岁),199例(占29.52%);3~4岁(含4岁),227例(占33.67%);4~5岁(含5岁),55例(占8.16%);>5岁,37例(占5.49%).最大年龄27岁.幼儿园托管412例(占61.12%),其余为散居儿童.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节多见,7~8月份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自制CPAP对重症手足口病进行早期气道干预与低流量吸氧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法相比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上有何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我科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共200例,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参照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制CPAP通气,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两组患儿的药物治疗及监测方法相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及时给予早期CPAP治疗。比较两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转化为危重型的发生概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自制CPAP对重症手足口病进行早期气道干预,可增加跨肺压力,使自主呼吸变得有规律,节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压低膈肌等作用,通过扩张萎陷的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作用,降低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使病情稳定,并减少机械通气的需要,使用越早,疗效越显著。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基层医院儿科的一种简便易行、无创安全、经济且疗效显著的呼吸支持设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2011年成都市金牛区辖区范围内手足口病感染、发病现况,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或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手足口病疫情开展监测,根据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金牛区总共报告手足口病2 177例,重症病例3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83.40/10万,无死亡病例,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2011年金牛区辖区范围内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情况整体较好,应在加强监测控制力度的同时做好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或流行,确保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9.
牛勇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94-509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本病例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传播快,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我院于2008—05—2008—09收治重症手足口病1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曾宇明  谭艳芬  丁建成 《中外医疗》2012,(20):43+45-43,45
目的探讨常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期收治的446例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性别、年龄、时间、聚居形式、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446例中男302例,女144例;年龄以1~3岁为主,占74%;发病时间以4~6月份最多,占65%;聚居形式以散居儿童最多,占77.8%;343例有明确接触史。结论常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与性别、年龄、时间、聚居形式、接触史等关系密切,值得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