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23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433篇
预防医学   375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92篇
  3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手术器械的更新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两孔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已在国外不少医疗单位开展,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12月~2011年5月,我们对自发性气胸、血气胸36例采用两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ST),无一例开胸,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对重复使用手术器械进行集中管理的实践模式及意义.方法 将全院所有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通过理顺机制、提高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改进清洗方法、注重清洗质量监测等措施加以落实.结果 手术器械经手工清洗+消毒清洗机清洗后,随机抽查目测检查合格率达100.0%,放大镜检查合格率99.1%.结论 手术器械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清洗质量及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993.
医源性感染是存在于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一种疾病传播方式,经血液传播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极微量的含病毒血液(0.0004 ml)即具有传染性.沾有血迹的手术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因此,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已越来越引起医疗卫生机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较好的夜间急诊器械预处理方法,以提高隔夜存放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将夜间急诊手术器械179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件不做处理直接使用清洗消毒机对其进行清洗消毒流程;观察组89件使用发泡机及泡沫多酶产品对于涸的污渍进行预处理,再进行机械清洗消毒流程.使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两组器械进行清洁度检查.结果 观察组89件器械,目测87件合格,合格率97.75%,ATP检测86件合格,合格率96.62%;对照组90件器械,目测71件合格,合格率78.89%,ATP检测65件合格,合格率72.22%,两组器械目测合格率和ATP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5.38,20.20;P <0.01).结论 发泡机预处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夜间急诊器械清洗质量,临床推广应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器械及耗材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由8人组成的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手术器械及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实施品管圈前后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高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器械管理制度不完善、实施人员责任心不强、医护沟通不足及特殊器械的操作使用不熟练;经过品管圈活动,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善率由4.78%降至2.04%(P〈0.05);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积极性。结论:运用品管圈对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进行管理,降低了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不完善率,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降低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进行QCC知识培训,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由QCC活动前的69件降至活动后的24件,活动前后比较,χ2=33.6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QCC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不同清洗方法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室中使用的污染器械600件随机分为3组,甲组鲁沃夫高效多酶清洗剂浸泡5min后手工清洗,再进全自动清洗机清洗;乙组器械经超声波清洗后手工清洗,再进全自动清洗机清洗;丙组直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比较3种清洗方法的效果。结果甲组目测清洗质量效果优于其他2组,杰力试纸测试效果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手术器械先浸泡后手工清洗,再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的效果较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应用超能剪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2014-08应用超能剪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36例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升结肠癌17例,结肠肝曲癌13例,盲肠癌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61.3±55.7)min,术中出血量为(86.7±38.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2±0.8)d,术后腹腔引流量为(290.2±67.3)ml。无输尿管损伤、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清扫淋巴结5~21枚,平均12.6枚。术后获随访29例,时间为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失访7例。1例拒绝化疗的Dukes C期患者于术后9个月结肠镜检发现吻合口局部复发并经病理证实;2例Dukes C期患者分别于术后16个月(未接受化疗者)和23个月(接受正规化疗者)腹部B超及CT发现腹部包块,后经再手术病理证实为局部复发;1例Dukes C期患者于术后6个月(中途退出化疗者)B超及CT发现肝多发性转移癌。其余患者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情况。结论应用超能剪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安全可行,超能剪能够胜任腹腔镜右半结肠癌的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999.
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6月至2001年5月,我们成功地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20例。 一、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结肠癌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45~68岁。术前经钡剂灌肠结肠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癌灶均为单发,其中  相似文献   
1000.
<正>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外科手术方式不断趋向专科化、微创化、精细化发展,随之手术器械种类和数量也增加。多样化和精细化的手术器械在满足外科手术应用的同时也增加了手术器械管理上的难度:(1)专科手术器械的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很多器械在外形上很相似,在术前清点、术中使用时容易混淆,从而降低手术配合质量。(2)由于手术器械的相似性,在器械清洗包装上容易出错,难以保证包装质量[1],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我科在2012年购买一台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